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 ②战国时期:孟子荀子总结改造——蔚然大宗
2、发展了孔子“仁”、“以德治民”的观点,提出较为完整的“仁政”理论,要求统治者停止兼并战争,减轻赋税,制民之产,尊贤使能。
3、 中国儒家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非常明显的阶段,每个阶段它都有它的缺点和优点。
4、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为诸家之这一阶段,儒家虽然属于显学,但由于其主张不能适应当时战乱动荡的社会环境,因此未被统治者所采纳。
5、(3)教育上:设置太学,培养政治人才,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6、提出了以“仁”、“义”、“礼”、“智”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以“仁义”为最高道德原则。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7、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今山东邹县人。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了“义”的理念,发展了仁政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下》)“不忍人之心”便是善心、良心,“不忍人之政”便是仁政,君王有善心,便能施行仁政。一方面,施行仁政即选择“王道”,就是以“义”为施政理念,施行霸道则是以“利”为施政理念;另一方面,孟子主张的“性善论”,也为仁政的施行提供了可能。
8、(3)秦朝时期受压制:有些儒生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9、◆(芃姐姐涨知识)如何理解以d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10、(3)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11、三是陆九渊、王阳明的陆王心学。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王阳明则主张“致良知”,提出知行合一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不能割裂。
12、针对土地兼并严重的现实,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孝道。
13、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反正统反权威;反对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
14、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15、(1)春秋时期创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16、民本思想:孟子认为国家中人民最重要,施政的核心就是为民。主要主张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宋代的新儒学--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18、李贽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19、周朝覆灭,各路诸侯纷纷自封为一放首领,以各个小国为其属地。并且广纳人才,礼贤下士。加上由于战乱,井田制实现了从公有制到私有制的大幅度转变,更加刺激了贵族势力与平民百姓之间的斗争。孔子深受传统礼教的影响,并对新思想产生了萌发。儒家思想,就是这些因素影响下,一步一步成为了当时的独立学说。与此同时,由于各国对人才的礼遇,导致导致各种学说层出不穷。当时有名的学说,主要以孔子的儒家、韩非子的法家、墨子的墨家和邹衍的阴阳家为主。而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最受百姓推崇的。
20、战国时期-一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衣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21、③个人修养:正身自省、舍身取义等强调个人修养,有助于规范和约束市场经济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22、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於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23、◆(芃姐姐涨知识)笔走龙蛇——中国书法艺术杂谈(上)
24、董仲舒上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到采纳。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并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标志着儒家思想正式成为统治思想。
25、②注重民本思想:苛政猛于虎、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
26、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
27、南宋时陆九渊将儒家思孟学派之学说与佛教禅宗思想相结合,并承袭程颢“天即理”之观点,提出了“心即理”之命题,乃儒家心学之开山。他认为“心”是万物的本源,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2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三大杰出思想家。黄宗羲的主张:揭露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用“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工商皆本。手工业、商业与农业都是本业。
29、③重视现实社会:关注现实政治、伦理生活,具有理性精神
30、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到现在还是华人的主流思想。
31、(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32、③人对自身反省和追求:修身、慎行自省、格物正心、追求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