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族及后代
1、曾国藩的长女曾纪静,在六岁的时候就被定下了一门娃娃亲,其男方是时任翰林院编修太史袁漱六之子袁渝生。但是在后来曾纪静嫁过去之后,其丈夫整日花天酒地,从不顾念家庭。深受打击的曾纪静在29岁就抑郁而死了。
2、这样一位优秀的臣子,他的后人又有什么发展呢?其实曾国藩为官这么多年,他深知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他也希望他的后人不要走他的老路。晚年的他回忆起自己的一生,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个世上最害人的,莫过于打仗了。”
3、长女:曾纪静(1841—?,字孟衡),适袁秉桢(乃同乡好友袁芳瑛之子,性傲慢,不甚长进)
4、曾国藩故里有乡间侯府富厚堂、曾国藩兄弟出生地白玉堂、曾国潢故居万宜堂、曾国荃故居大夫第等九处十堂曾氏家族文化遗产,还有省级森林公园九峰山、天然奇异石林石鸡寨等自然景观。
5、道光六年(1826年)春,曾国藩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道光十年(1830年),曾国藩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曾国藩家族及后代)。
6、曾纪泽一生有原配妻子贺氏(原配)和继室刘氏两个女人,留下曾广铭、曾广銮、曾广阳等三个儿子和曾广璇、曾宝秀等两个女儿。
7、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曾国藩考取了秀才。
8、子:曾纪泽(妻贺氏,贺长龄之妾所生。继刘氏,刘蓉之长女。)
9、1949年春,宝荪与约农应印度甘地和平会议之邀,前往印度参加这次大会。1950年3月回到香港。当年十一月,受孙沂先生之邀,宝荪与约农于1951年动身到了台湾。到了台北不久,曾约农接受了台湾大学的聘请,出任英文教授,并做了台湾东海大学第一任开办校长。宝荪未担任任何职务,只是加入中华妇女祈祷会。
10、在曾国藩看来,教育孩子立足社会,让这个家庭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关键是在总结两字决,即,“勤”与“俭”。曾国藩对于勤和俭,这样理解,概括起来是教育孩子铭记一生的十六个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11、更让曾家人惊出一声冷汗的是,在戊戌变法的时候,他秘密参加了新d。然而,他显然也只是投机、钻营、好玩,并提不出任何有针对性的救国方针,对变法也没有多少认识。只是这种异常被他母亲郭筠发现,在戊戌变法失败时,她赶紧催促曾广钧前往广西武鸣府知府赴任,逃过一劫,而他的从弟、曾国荃的孙子曾广河因悲愤而服毒自尽。
12、六女:曾纪芬 自号崇德老人。适聂缉椝,衡山人,聂亦峰子,光绪二十六年,曾参与对英国裁厘加税交涉,在左宗棠提携下,官至浙江巡抚。
13、你承诺要做好的事,你必须更加努力地去完成它。
14、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被授任刑部右侍郎,后充顺天武乡试正考官。
15、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家族能长久下去的真理所在。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信天命,“天”就是天帝,中国人畏天;一是信祖宗,我们在遇到重大难题时,常会给祖宗上炷香祷告一番,希望祖宗保佑后代平平安安之类。要知道,老天离我们远,只能敬畏;祖宗才是我们生活中存在过的,离我们很近。
16、他不希望自己的家里人世代做官,事实上也不能、也根本做不到世代做官。他给妻子欧阳夫人写信时也说,我们家里不要做代代做官之想。当官是偶然之事,不是必然的,不能拿这个偶然的东西当成一种必然,当成家族世代的追求。自古以来,官职越高,风险越大。基于此,曾国藩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做官,做高官。
17、子女的教育是经常性的,不是偶然性的。偶尔的教育肯定没有效果,子女也不会把它当回事。曾国藩后来把子女带在身边,就是要勤教,把教育子弟作为常课。
18、曾国藩在教育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清朝的名臣李鸿章,左宗棠,皆是他的门生。一个这样极具权势的人,却依旧低调节俭,不准家人借其名号胡作非为,是有其独到的大智慧。纵观历史,嚣张不可一世得权臣往往不得善终,滚滚长江东逝水,知易而行难。曾国藩的智慧是值得后人学习得,在此只做简单分析。
19、到曾国藩的晚年,为了勉励两个儿子及诸侄辈,在《诫子书》中写下了日课四条,作为遗嘱,那就是“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简单概括就是八个字:“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20、在此四者对比之上,曾国藩申述道:“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
21、曾家是一个大家族,曾国潢没有做官,在家主持家务。曾国藩嘱咐这个弟弟,要好好读《父子宰相家训》,说,“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认为这是修身齐家的典范。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家风和家训的重视。
22、四女:曾纪纯,23岁守寡,适郭刚基,好友郭嵩焘之子,其人颇有才气,可惜早亡。
23、曾国藩终生注重家庭教育,强调持家教子,修身立志,对子孙严格鞭策,不厌其烦,以身垂范,并且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依据,这种独创的家教理论和方法也造就曾氏家风,使得其家族人才辈出,他的子孙后代就有是11人在科技、文化等领域具有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罕见的现象,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家族文化。
24、曾广璇嫁给了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四子李经馥。
25、曾国藩次子曾纪泽,字劼刚,号梦瞻,1839年12月7日生于湖南。
26、曾国藩所说的“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这种现象,在大户人家,尤其是富贵人家,确实特别多,这些人家的子弟可以说吃穿不愁,想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做不到的,自然就为所欲为了,这样的话,带来的流弊不可胜数,一个家族就被这些人给败掉了。
27、哪怕后来慈禧从西安回京,就是曾广钧等人负责接驾,慈禧也一无所知。等到慈禧在北京知道此事,曾广钧人已经到了南京。多事之秋,清政府也没有那么强的控制力,此事不了了之。
28、次女曾纪耀,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陈岱云的次子陈远济。但是陈家的家境并不是很好,但是曾纪耀总是牢记父训,多方筹划家务以尽妇道,还与陈家人和睦相处,虽然她一生都未生育,但是陈家人却对她依旧很好。值得一提的是,她继养了两个女儿,其中次女成为了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朱启钤的第一夫人。后来,三十多岁的曾纪耀跟随自己的哥哥曾纪泽出国,39岁的时候病逝在了巴黎!
29、曾国藩的孙子,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曾担任清政府驻韩国和德国大使,后担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是著名的翻译家。
30、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曾广钧弃职归里,喜欢研究诗词、书法、算学及外国科学,1929去世。
31、子:曾纪泽,字劼刚,号梦瞻,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
32、曾国葆,字季洪,又字事恒,为曾国藩最小的弟弟。因悲愤兄国华战殁于三河镇,曾国葆在1859年加入湘军作战且改名为曾贞干,于讨剿太平天国“包围南京”之前哨战以寡击众,大破各路来援李秀成太平军十万,建功甚伟。1862年12月因操劳过度病逝于南京雨花台湘军大营内。曾国藩曾经写信给家乡曾国葆妻,叮咛弟媳需好好照顾曾国葆,因为“弟体弱”,足见兄弟手足情义。
33、曾国藩的次子,父亲去世后荫赏举人,充兵部武选司郎官。酷爱数学,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传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并通天文、地理、舆图诸学。
34、历史书上学到的曾纪泽就是曾国藩的长子,清朝重要的对外大臣,对于收复新疆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从小他在父亲曾国藩的影响下,便立志要为国效力,成为国家重臣,结果他也确实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虽然父亲一直教育后人从文,可曾纪泽还是坚持自己的梦想。
35、妹:曾国芝(1817—1846),嫁朱咏春(又名丽春,号存梓门桥人)
36、曾国藩曾总结四类家族的“兴衰周期律”,即官宦之家、商贾之家、耕读之家、孝友之家。与我们的常识性判断恰恰相反,他认为官宦之家最易衰败,商贾之家次之,而延续长久的大多是耕读之家和孝友之家。
37、在教育子女方面,曾国藩一直追求“勤奋、孝顺、节俭、仁、恒、谦”。
38、 两百多年来,自曾国藩以下八代人中无一“败家子”,曾氏家族至今190余年间,绵延至第八代孙,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有近两百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众多留学欧美或日本等国,其中取得博士、硕士和获得院士、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多达百余人,构成了一个名声远播的华夏望族。(曾国藩研究会办公室刘建海整理)
39、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曾国藩把“勤奋”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曾国藩在信中反复要求侄子、侄子做到半耕半读,连捡柴火、捡粪都“必须一个一个做”。他相信,只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国心和努力工作,他最终一定会有所作为。曾国藩曾说:
40、只不过,在此后,曾广钧虽然才学仍然受到世人的追捧,在书法、绘画、诗歌甚至外国科学如声、光、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绩,但为人却喜爱饮酒,行为放荡不羁,喜好流连石榴裙下,以至于如马宗霍评价他的书法成就时,也不忘贬损一下他的生活作风。
41、子:曾纪鸿,数学家。(妻郭筠,同年进士郭沛霖女儿。)
42、另一个儿子曾继红是著名的数学家。他写过许多书,如对数的详细解释,并计算了100位数的π。
43、女婿:陈松年(1844—18字远济,茶陵人,陈源兖岱云子);
44、宝荪和约农对于保护曾国藩、曾国荃、曾纪泽以及曾纪鸿夫妇的手稿是作出巨大贡献的。几经战乱,四处辗转,竟然完好地将这些东西保存下来。它们不仅仅是曾家的一家之宝,更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份历史记录,因而也是国家财富。
45、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1811年11月26日),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46、那么,曾国藩这样一个牛人,他的子孙后代现在怎么样呢?
47、“严教”是曾国藩一直倡导的。他认为“治家贵严,严父常多孝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不可胜言矣。”
48、因此,曾国藩的孙辈有孙子曾广铭、曾广銮、曾广阳、曾广钧、曾广镕、曾广铨、曾广钟,孙女曾广璇、曾宝秀、曾广珊,外孙郭某、聂其宾、聂其昌、聂其杰、聂其炜、聂其焜、聂其贤、聂其煐和外孙女聂银姑、聂其德、聂其纯、聂其璞,共计24人。
49、子:曾纪泽(1839—18字吉力刚,号梦瞻,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妻贺氏(1840—18婚后一年难产死,贺长龄女);继刘氏(1841—190继配,刘蓉之女。生子女各3人)
50、女:曾纪芬(1852—19晚号崇德老人);
51、曾广铨生有曾约农、曾昭润等两个儿子和女儿曾宝荀。
52、曾国藩的三儿子曾纪鸿自幼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他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数学家。后世子孙中,也有多人以数学为业。
53、三女:曾纪琛,适罗兆升,好友罗泽南之子,品行不甚端正。
54、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到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国藩先后被委任为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等职务。
55、曾广钧在官场上也就做到了知府,而且政绩平平没有什么亮点,更多的人记住的是他的私生活并不如祖父那么检点。连他的妹妹曾广珊都这么评价他:
56、曾国藩没有给子孙留下任何财产,但他却给其后世子孙留下了能够世代不朽的真正财富,这就是以家书为体的曾氏家训。所以,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让曾家长盛不衰的家训到底藏着什么密码。
57、这属于中道的思想,既不放纵,也不太严。可见,父亲在家里一定要有尊严,父亲没有尊严,父子之间毫无规矩,嘻嘻哈哈,到关键时候管不了子女,就说明你没有威严,你说的话,子女不相信,他们没有把你当成家长一样尊重。
58、曾荫权的孙辈们也培养出了曾光君、世界著名化学家曾昭伦等才华横溢的诗人。
59、曾国藩只要跟纪泽、纪鸿等子女在一起时,总是精心指点做人之道、读书之方、习字之法,无微不至。
60、六女:曾纪芬 自号崇德老人。适聂缉椝,衡山人,聂亦峰子,光绪二十六年,曾参与对英国裁厘加税交涉,在左宗棠提携下,官至浙江巡抚。
61、在曾国藩眼里,贫穷并不可怕,怕你没有野心。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他让曾继泽每天练字,第二天写文章。曾国藩曾说:
62、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曾纪泽病逝,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照侍郎之例赐恤,赐谥“惠敏”。
63、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历史上大多数历代为官的家族都没有好下场,在政治斗争当中一个家族不可能永远站对队伍,一旦走错一步就可能是万丈深渊。这样的风险性太大。曾国藩也从来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全部入朝为官,走上仕途之路,他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进行人生规划,自己喜欢什么就可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64、曾广钧是曾纪鸿的长子,同时也是曾国藩的长孙。
65、和很多三妻四妾的勋贵大员不同,曾国藩一生只有原配夫人欧阳氏和如夫人陈氏两个女人,留下了曾纪第、曾纪泽、曾纪鸿和曾纪静、曾纪耀、曾纪琛、曾纪纯、曾纪芬等三子二女。接下来,悦史君将对他们及其后代做一个详细的剖析:
66、曾宝孙、曾用农等有影响的教育家和学者也在他们的曾孙中出现。
67、因为国内局势动荡,艺芳女校三次被封,三次复校,经营之难一言难尽。艺芳第二次被封后,宝荪、约农几经周折,转道香港,于1942年回到湘乡老家,一住便是5年,直到抗战结束。1946年,她又与约农、昭杭一同来到长沙,恢复艺芳女校。渐渐地学校上了轨道,已具有相当规模。
68、三女曾纪琛,其丈夫是湘军早期的重要将领之一“罗泽南”的庶子罗允吉。曾纪琛嫁到罗家之后,苦日子可没少过,她经常受到婆家人的欺凌。其丈夫又是一个性情暴虐的人,所以她只能忍气吞声地过完下半辈子。
69、次女:曾纪耀(1843—18字仲坤),适陈松年(字远济,茶陵人,好友陈源兖之子,曾随纪泽出使欧洲,幼育于曾国藩家,有隐疾)
70、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曾国藩五岁启蒙,六岁入家塾“利见斋”。
71、子:曾纪鸿,数学家。(妻郭筠,同年进士郭沛霖女儿。)
72、1877年,曾纪泽为父守孝三年期满,便来到京城承袭曾国藩“一等毅勇侯”的爵位。
73、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他原本是翰林出身的京官,却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毅然回乡组织团练,成为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最终攻灭太平天国。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可谓人臣之极。
74、次子曾继泽是著名的外交部长。1878年,他与俄国谈判夺回伊犁等地,被认为是晚清时期比较成功的一次外交行动。1884年,他与英国作战,英国每年增加烟草税数百万两。
75、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位于双峰县东部,东边与南岳衡山相邻。因四周群山环抱一盆地形似荷叶而得名,曾国藩故居就座落在这片荷叶中。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风景秀丽、风水奇异,人文和自然景观丰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76、道光十二年(1832年),曾国藩考取秀才。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国藩进入长沙岳麓书院演习,同年参加湖南乡试,中试第三十六名举人,并动身入北京准备来年的会试。
77、因此,在捐了一个监生的身份后,就放弃了科考之途。不过,曾麟书瘫痪后,他回乡照顾父亲。曾麟书去世后,他又承担整个家族的责任。曾国潢从此操持曾氏家族事务,培养子侄,让曾国藩等兄弟在前线能安心打仗。
78、此后又有一次让他死里逃生,当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城时,慈禧命令崔玉贵将珍妃推入井中。曾广钧听说后,同情珍妃的遭遇,为她写下了《庚叶落祠》诗二首借以凭吊。此诗歌在京师广受赞誉,然而慈禧一直不知情。
79、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80、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后,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
81、曾国藩的女儿自然是千金之躯,但曾国藩并没有把女儿养富,而是让她们从小就努力工作,所以曾国藩家的女儿没有那些大小姐的脾气。
82、曾国藩善于提炼家训,以培养淳朴的家风,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而有利于后代的健康成长。还将自己立身处世治学做事的体会归纳为“八本”(读古书以训诂为本(训诂的意思是古人和今人对古书的注释要想通读和理解,看训诂的解释是一种比较实用和快捷的方法),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83、 此六条,于曾国藩的“看读写作”之外增加了能力训练和行为习惯训练,目的是要子孙即使脱离家庭庇荫,依旧能独立自强。更可贵的是作为女性家长,郭筠不仅摒弃了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的传统观念,赋予了家中女性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而且还扩展了家教的影响范围,“一乡风化,则强国之根,基于此”,把家教的功能上升至强国固根。这是郭筠对曾国藩家教思想体系的重大贡献。
84、曾广钧生有曾昭桦、曾昭杭、曾昭权、曾昭柯等4个儿子和女儿曾宝荪。
85、 暑期北京联合大学的大学生们走进中华家风馆
86、曾国藩能成就一番事业,人生中第一个关键人物是他的祖父曾星岗,他的祖父年轻时,与地主乡绅打官司,虽然占尽道理,无赖不识大字,被大地主戏耍一番赔银损失200两,自此决定要培养后人读书识字,意识到文化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也是有此缘故,在祖父辛劳持家的努力下,为曾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为曾国藩的读书加官的铺平第一步路。这也是我们常听闻一个家族的富贵往往需要3代的人努力,特别实在阶级固化的情况下。
87、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朝廷加曾国藩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
88、“教子孙两条正路”,两条正路是什么呢?“宜耕宜读”。“耕”是种地,种地是为了吃饭,这里泛指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劳动果实。“读”,当然是读书,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让子孙不愚。这就是耕读传家,耕地的同时,不忘读书,保证后来不会种一辈子地。
89、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90、曾国潢是曾国藩最大的弟弟,也是曾国藩最寄予厚望的。他为这个弟弟的学业操碎了心,在书信中反复教导曾国潢如何读书。但是,因为曾国潢天分不高,曾国藩走后他承担长子的责任,要为父母分担家务。
91、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建国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家高教部副部长等职,是我国新型化学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