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红尘的佛语大全
1、师父的伟大之处,在于赞叹之中已指出弟子的错误。(看破红尘的佛语大全)。
2、佛曰:每个人的所见所遇都早有安排,一切皆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3、(70)善良就是把别人该做的当做不该付出的,把别人不该做的当做应该正常的。
4、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5、世上有好人也有恶人。我们喜欢好人,讨厌恶人。其实好人是可以被尊重的,恶人不应该被鄙视,因为善恶是可以转化的。
6、圜悟克勤,宋代高僧,四川崇宁人,俗姓骆。出生在世代崇儒的书香门第。十八岁游妙寂院时,见到佛经,爱不释手,感叹着说:“我前世大概是出家人吧!”乃毅然踏入佛门。
7、虚堂智愚,16岁时依普明寺僧师蕴出家,是活跃于南宋时代的一位禅僧。曾历任诸多寺庙之住持,晚年成为径山万寿寺第四十代住持,是临济宗松源派之高僧,许多日本僧人也拜在其门下。
8、〔4〕《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9、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10、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1、宝琴游历四方,博古通今,她的词里,柳絮是有故事的柳絮。它来自汉苑,也飘过隋堤,它潇潇洒洒,落笔为终,春有尽头。不管是皇庭官家,还是百姓庭院,谁逃得了这东风催离的命运?!
12、(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13、首先是有神缘。宝玉是神瑛侍者,他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使这绛珠仙草始得久延岁月,由此结下了绛珠仙草泪尽报恩的神缘,展开了游历人间的爱情故事。
14、当然,意为心上音,欲造意丰富,归根结底,要求书法家的内心世界必先丰富。书为形学,更为心学。书法家内心的开阔或偏狭,充盈或空虚,清雅或俗鄙,超然或执泥,会或隐或显流露于作品之中。书为心画,虽为老生常谈,然老生常谈自有其真理在。
15、觉悟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空,你就会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16、(14)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发起了阿弥陀佛法会,教我们修持念佛法,是大恩大德!
17、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8、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看破红尘的经典佛语语句,欢迎大家的阅读。(看破红尘的佛语经典语句一)佛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9、其次,艺术意义。简约在艺术表现中的运用已屡见不鲜。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的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其出土的彩绘砖壁画,笔法洗练,造型概括,尽显简约之风采;明代家具特别是其代表作“圈椅”,之所以能登上中国家具艺术的高峰,并在世界家具设计史上拥有一席之地,靠的正是简约之美,它堪称“极简主义”的典范;毕加索对公牛的一系列速写,寥寥数笔,把公牛的形象提炼得无以复加,充分展示简约的多种可能及其魅力;蒙德里安的冷抽象绘画,其简约可谓登峰造极:树木的形态被简化成纯粹抽象的直线,透过直线他静观万物于无声。(见图二)在书法艺术中,简化手法的运用,一方面,它有利于纯粹形式的提炼。形式是艺术的支撑,书法家容易沦为“汉字”的奴仆,在“形式”的探索上甘当懒汉,从而使创作沦为习惯性、被动式的机械复制。书法的简化,当然离不开汉字,但它只是以此为基础,进而倾注更多的精力去探寻“形式”,此时的书法家,他是“形式”的敏锐感知者和主动构建者,此时的书法创作,须删繁就简,求以少胜多,致力纯粹形式的提炼。另一方面,它有利于作品意味的生成。书法的简化,其意味生发的基本趋向是宁静、空明、淡宕、闲雅、内敛、讲品位、重修养、含禅意。这在弘一的书法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他那种举要删芜、铅华褪尽却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简化用笔,有遗俗绝尘、真水无香的感染力,它能散发出一种平简而冷逸、纯净而丰富、恬淡而隽永的气息,令人回味悠长,久久不尽。书法简化的这种艺术效果,具有永恒的魅力,它永远符合人类内在心灵的深层需要,对于压力山大、身心俱疲、渴望憩息的现代人来说,尤其如此。
20、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等。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做道士。
21、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的放弃。放弃那些是非恩怨、爱恨情仇、名利得失。命由心造,境随心转。在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
22、别让过去的悲催,或者未来的忧虑,毁掉当下的快乐。
23、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24、拯救不了世界也没关系,能给身边的人温暖和快乐已经很足够了。
25、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26、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27、爱一个人,最痛苦的抉择不是拥有,而是放手。
28、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
29、真看破了,立刻就放下,为什么?事实真相他彻底明了了,决定不会有分别执着妄想;如果还有分别执着妄想,换句话说,他还是没看破。
30、 高闲,唐朝僧人。宣宗尝召入,赐紫衣袍,后圆寂于湖州开元寺。闲好用霅川白紵以作真、草书,其笔法得之张长史,韩愈曾作序送之,盛称其书法之美妙,遂大显于世。传世书迹有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湖州有石刻《千字文》、《令孤楚诗》等。
31、大乘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佛法讲“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32、像妙玉和惜春她们的出家,就很世俗。包括柳湘莲和其他出家人。这很正常,一般人间的出家类型,多半是这种形制。
33、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34、轮回中,心若一动,便已千年。既然我再也无法感受到心动的感觉,我的心已平静有如目水,不如斩断情丝,阪依我佛。
35、当你终于放下过去,拥抱明天的时候,你会发现全世界都在帮你。
36、连挥挥手这个简单的动作,都是我们无法言说的疼。
37、控制好心情,生活才会处处祥和。有一个好的心态才容易有一份好的心情,心情好,一切才是真的好!
38、这里也不着痕迹的表明了宝玉以后会出家。还有一次就是袭人和晴雯吵架,黛玉过来说和,宝玉就又说了一次。袭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宝玉听得,知道是他点前儿的话,自己一笑也就罢了。”宝玉出家的想法早就有了,但是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轻易就做到的,便在考上功名后,才与父亲说明道别。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石涛,本姓朱,名若极。籍贯广西。为僧后法名原济、道济,字石涛。题画别号甚多,如苦瓜和尚、清湘老人、清湘陈人、大涤子、瞎尊者、阿长、济山僧等等。
41、对于世间事得过且过,不要认真,心地就清凉自在;凡事看淡,愈淡薄愈自在。
42、烦恼天天有,不拣自然无。沉浮人生,心路历程,让来的来,让去的去,心平气和的迎来送往,来来往往,一场过往。禅门有语:不忘人恩,不计人怨,不思人非,不念人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头无闲事,便是自在人。
43、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44、此为虚堂智愚写给悟翁禅师的尺牍,从内容来看,主要为答谢悟翁禅师的慰问之情,为其祈祷法福,并告知有所谓“明知客”的人物来访。据推测,这位“明知客”正是正元元年来到宋朝、于文永4年回到日本的南浦绍明。
45、(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46、当你快乐的时候,你应该认为快乐不是永恒的。痛苦的时候也要想想。痛苦不是永恒的。
47、(23)菩萨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大乘佛法。
48、我从不担心我努力了不优秀,只担心优秀的人都比我更努力。
49、宝玉想要出家的心是早就有了,只是对红尘还有眷恋,所以就一直都没有去实现,在黛玉去世、袭人嫁人,见到家族的衰落和所有人事的悲剧,宝玉便看清了人世间的种种,此后便决定远渡红尘出家了。第一次应该是宝钗过生日的时候,宝钗给他讲解戏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他自觉有意思便上了心,后来还写了几句偈语,只是黛玉不想宝玉为了这些徒增烦恼,便用几句佛语将宝玉开解了。此后有一次宝玉和黛玉闹别扭,后来宝玉意识到自己错了就来向黛玉赔礼道歉,后来讲着讲着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这些不经头脑的话虽然可笑,但是也动人,黛玉是宝玉对整个红尘的眷恋,若是黛玉不在了,宝玉也不会再爱了。
50、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51、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动即亡。
5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3、幸福总会靠近,不管现在怎样,我们都要快乐,生活总要继续。
54、原来爱情会过期,我不懂珍惜,原来爱情会离去,我不是故意要对你放弃。
55、觉悟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空,你就会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56、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执着于某一事或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混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57、所有你感觉可以带给你痛苦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都会带给你微笑。
58、(59)很多人信佛。学佛是形式上的。如果你真的信佛,就不会觉得有什么莫名其妙的。
59、首先,“归真”为书法简化之所求。这“真”即本真、纯真,是心灵世界的本初及本色,可借明末思想家李贽的“童心说”述之:“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1〕“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礼记·乐记》),书法简化所指向的本真,多是一种风吹云动心不动的“静”,一种具有神一般永恒性的“静”。拿朱耷来说,他在历经丧国家亡、削发为僧、隐遁山林、浪迹他方、默然装哑、佯为疯癫等磨砺后,终于摆脱了尘事的诸多烦扰及桎梏精神的沉重枷锁,找回内心的平静,心境空明如洗,纤尘不染,“八大体”正是其“归真”之心的直观写照:浑融古淡、冷逸低调。
60、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短处。
61、圣者说: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62、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63、髡残|人品画品并重影响画坛三百多年(70幅)
64、平常对生死这关一定要看淡,对于世缘要看淡,决定不能留恋;能见所见,都不是真实,只要放下,即能脱离生死。
65、首先,难在造型之简。简化要逐本舍末,“本”是本质、关键、要害,抓住它,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逸笔草草而意足神完。但对本质的洞察和提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学养,需要见识,需要功力,甚至需要天分及悟性。写到这,我想到《周易》。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周易》通过卦象(三百八十四卦画)来观照。它坚信,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而三百八十四卦画,立足于这样的极简智慧:万物化生于阴阳,日月为易,象征阴阳。阴阳示以卦象,即为“爻”,爻有阳爻(以一条长横线“—”表示),有阴爻(以两条断开的横线“--”表示),爻是卦画的基本单位。这种极简智慧,要求对世界本质有着何等的洞察力和概括力!《周易》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不无道理。遗憾的是,人们研究《周易》,以文释义者居多,以象释义者极少,这有悖于《周易》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初衷。话归书法,我想到米芾。米芾诸体皆能,功底深厚,以书名世,堪称宋四家“第一把交椅”(邓散木语)。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位不乏天资、学养、功夫的实力型书家,对简淡自然仍求之不得。苏轼被贬黄州时,米芾前去拜访求教,苏轼教以“入魏晋平淡”,米芾心悦诚服,连其书房也取名为“宝晋斋”,学书方向愈加明确:以晋人萧散简淡为宗。他评颜真卿、张旭书法,正以其“无平淡天成之趣”而诋之。然而,终其一生,米芾书法仍以沉着痛快、意气风发、临机应变见长,以激厉矜夸、诡谲轻佻、内涵不足为短,简淡自然成了他心向往之、永不能至的目标,这也成为后人讥贬其书的要害所在,成为后人学习米字须加警慎的陷坎所在。董其昌眼尖,他指出:“米云‘以势为主’,余病其欠淡。”〔6〕他于米字浸润许久,但他能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归于平淡。他用的正是抓本质的方法:遗形取神。他说,“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7〕、“余书《兰亭》,皆以意背临,未尝对古刻,一似抚无弦琴者”,〔8〕他甚至说:“淡乃天骨带来,非学可及。”〔9〕这论断,虽带宿命色彩,但入木三分,米芾若再生,恐亦感无奈。董其昌思想中有皈依禅宗的一面(他自名其室为“画禅室”),禅即“示单”,它识繁用简,通常作最简单的表示,它追求简淡空明的境界。董其昌书法的萧散简淡,不过是他云水禅心自内而外的自然流露。(见图十七)
66、当你对自己微笑时,世上没烦事能纠缠你;当你对自己诚意时,世上没人能欺骗你。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最易迷失自己。
67、平常对生死这关一定要看淡,对于世缘要看淡,决定不能留恋;能见所见,都不是真实,只要放下,即能脱离生死。
68、宝钗很早就写完了,但她还是那样沉着,看完了别人的,才亮自己的。
69、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别执着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70、天上的仙鹤,借我一双洁白的翅膀。我不会飞得太远,看一眼池塘就回返。
71、总有人问“为什么会犯下同样的错误”?原因或许仅有一个:前一次不够痛。
7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3、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74、吃素并不就是代表修行,吃素是一种慈悲心的培养。
75、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