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抄袭
1、当时,相当多的类似木心的人,都被时代打败,人生就此终结。
2、为什么要多读经典文学作品,经过时间检验的东西有顽强的生命力自有它的道理,《基督山伯爵》无论从文字思想还是立意,都可以说是后世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篇幅虽长但仍是美味佳肴中的上品。
3、了解大陆现当代文学史的网友都清楚,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由于非文学因素,现当代文学史被极度扭曲。一些成就斐然的大家,如沈从文、张爱玲、穆旦等等,被雪藏被贬低,而一些口号震天、艺术水准平庸的作家被捧上天(具体就不点名了,原因你懂的)。
4、该材质除了让颜色更能融入古城环境,另外一方面也映衬了汪老率真自然的人物特点,贴合那句诗“人间送小温”。(木心抄袭)。
5、但这两年社交网捧火的建筑,却都纷纷走向另一个方向——网红打卡地。
6、回忆的语气是明显的,上来即揭示出“我”作为回顾主体的位置(此),而小说的情节,便发生在“那时”的“福音医院”(彼):
7、木心没有觉得孤寂,依旧把皮鞋擦得一尘不染,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在心中构筑了一个世界,他在那里听着莫扎特,画着小画,讲着文学回忆,写着飘零的诗,在那里,云雀可以热闹地叫一整天。
8、人们心灵深处的诗意,仿佛早已被各种有形的物质欲望塞得满满的。再也回不到从前的那种“慢”,再也找不回那裹在淡淡的烟火里的诗意平凡。木心先生其人本身,就象一首意境优美的辽阔诗篇木心先生80年代初期,孤身一人长居美国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直到2006年9月,79岁的他才返乡安居,于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病逝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9、这种论述,使我们不由得幻想在那稚嫩而多情的“人生如梦”的年代,“爱情”,究竟是怎样的,而此刻我们已“在人生里而不在梦里”了,也昭示着回顾主体回溯往昔的目光。类似这样的叙述,常见于木心的文本,仿佛源自一种经验的印痕,深嵌于他的感知之中,这种经验时刻跟踪他的写作,嵌入他的文本。
10、其次,此端呢?也不确定,因主体的悬置,此端也悬空了:并无一个可供立足的位置。同样悬空的,还有彼端:没有一个可供追悼的对象。若以第一部分(死亡)为此端,则并不成立,因为那是时间上在先的,不可能“回溯”未来。若以第二部分(生命)为此端,也不可能,据“生命”而回溯并欲图重构“死亡”的经验?这并非木心的美学观念。
11、在顾小白心里,纪念馆完全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新意。“比如可以仿照汪老书里美食样本,或用沙盘还原一下书中场景。”
12、他的肉身遭遇并承受苦痛,而他的灵魂(实在没有更好的词),随时抽身,进入历史(想象的历史),化身为“预言家或心灵感应术士”。在与前人的“对话”中,木心将自我投射于历史的绵延,并且,借助灵智的狂欢,抑制痛苦。木心在“世界文学史”课上谈到海涅长年患病卧床时,说起曾写过的一首诗,题涉肉体与精神的关系:“他知道要飞向何处,羽毛却掉落了。”在遗稿中,他忆及早年的写作追求“纯灵智”,后乃知这并不可行,遂兼顾“现实”,也只是借现实(生活经历、他人文本)而实现其灵智的实体化。灵智通向永恒,肉身则有死,木心并不惧怕谈论死,然而,对于肉身,他沉默:
13、木心的终极感悟与海德格尔的死亡本体论不期而遇。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死亡虽然意味着终结或结束,但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结束。因为死亡所意指的结束,是这个存在者朝向终结的存在,也即“向死而生”(SeinzumTode)。所谓“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面对死亡而珍爱自己的生命,进而活出自己的价值,这时的人才是“本真的”存在者。“本真的”即“属己的”,在本真的人身上,存在本身将会彰显出来。木心和海德格尔的区别在于:海德格尔是形而上的推理,是对“人生应当如何”的劝喻;木心无意劝喻,无意规训,他的领悟是从童年那只色如天青的浮盌中萌芽的,带着母亲的体温,浸润着最美的记忆。即使是在对人性与爱情幻灭之后,这一缕淡渺的温情,依然是木心内心深处的灿烂底色。君子豹变,由懵懂而幸福的少年成长为冷峻而内美的哲人。豹纹是外在的华美,生殉的彻悟是幸存者的灵魂。
14、木心近来被指控“抄袭”,有的读者作鸟兽散了,不喜木心者则陆续登台,趁势群攻。关注木心已有几年,早经知道木心在外的争议,不少人瞧不起他,而也有不少人视他作神,此二者虽分属两极,实在也无差别。那瞧不起他的,未必是在了解后因美学或哲学上的异见而分殊,而很可能只是出于某类人的忤逆潮流的本性(这类人,包括木心,若他尚在世,也出个“木心”,且大幅走红,步上神坛,则他会避而远之,并作文调侃)。世人给木心戴的几顶帽子:“老文艺小清新”、“从前慢作者”“文字漂亮而已”,恰恰说明,时下读者对木心的接受仍只是起步。评论往往暴露评者的眼界,从这几顶帽子的概括,便可见赐帽者所读的“木心”,只是木心的很浅的一面,而木心说过,他的艺术是钻石,有许多的面。
15、“在不多的往事回忆中,木心的一个中心主题常常是一个巨大文学集成(literarycorpus)的反复失落。不论是一处私人图书收藏还是一部浩瀚手稿,这个“集成”代表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自我身份,它的毁坏因此也就意味着他生命中某个特定时期内这种身份失落的危险。此外,按照木心的说法,他从来没有努力去恢复或重构某个丧失了的‘集成’;而只是在空白的废墟上重建一座新的文学大厦。这些周期失落和重新创造的意义不难理解:这些叙事所构建的是木心作为一个作家对自己所经历的一系列死亡和再生的描述。”
16、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17、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看了图片觉得好笑,而且有点不舒服,更替汪曾祺感到不舒服。
18、他内心装着艺术,活得清醒,享受着冷清,心中却风风火火,丰富饱满。
19、 刘宅宅先生说,木心的“文本再生”,在现在的营销界,不叫抄袭,叫“洗稿”。他认为,虽然不能说大量抄袭,但木心很多文字原创度很低,已是铁证。他由此认为,应该给木心神化的倾向降降温,为此,他还引用了姜文嘲讽木心师徒的诗:“朽木可观不可雕,勤能补陋难补骚。东施代有东施效,秋泯夏虫子莫号”,说这诗一般,但抄袭的事不幸被他说中了。
20、回顾主体生成于看见两尊石像的刹那,作者借此建立了此端的坐标,追溯行为便发生了。很快,“我”发现由“石像”所象征的彼端“裂了,修补好了”——同样的,我们能感到与《第一个美国朋友》中同样的文本情绪,即作为回顾主体的“我”对断裂后的疼痛的抑制:既能看出是“裂了”,可知所谓“修补好了”,终究只是自我的安慰。“我”瞧着石像,继而想起“似希腊非希腊”云云。木心曾自称“绍兴希腊人”,而“古希腊”作为西方“两希”源流的其中一支,无疑也是木心持续失落而重拾的“文学集成”的一部分(他早年在“茅盾书屋”遍览的西方文学,其中,当然有古希腊),此外,更是木心念念不忘的“人文精神”的象征,而“到了无可奈何时才产生象征,人们却以为象征是裕然卓然的事”,可知“人文精神”业已毁损,成为“废墟”,作者于是“空泛寂寞”了,继而忆起“其他四洲”的种种人事物,意识继续流动:
21、 以上我罗列了“夜书房”讨论木心时的一些观点,但跟木心先生不一样的地方是,我全都注明了出处——贪他人之功,据为己有,是比贼还无耻的行为。
22、两书情节人物颇多相似又有细微差别,但我确实没有把《连城诀》看完,此因和王朔一致:(看金庸的书)只留下一个印象,情节重复,行文啰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不说清楚,而且谁也干不掉谁,一到要出人命的时候,就从天下掉下来一个挡横儿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整个故事情节就靠这个推动着。这有什么新鲜的?中国那些旧小说,不论是演义还是色情,都是这个路数,说到底就是个因果报应。王朔《我看金庸》04年王新民版的《连城诀》还算忠实原著,所以以它为底本略作对比。
23、这样的网红建筑有时尚符号、有流行元素,正在全国各地四处开花,也正在被不少年轻人追捧。
24、“文学当然也像绘画一样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取来加以变化、重组。(毕加索借委拉斯凯兹的作品而制造出自己的作品,还该两相对照着看才饶兴味)”
25、《媚俗讼》可谓对米兰·昆德拉演讲词的读后感,不少语句摘自其中;《庖鱼及宾》一篇,是由许多随感式的独立散文片段连缀而成,其中一则,所引松尾芭蕉与契诃夫书信,皆出自周作人散文《日记与尺牍》,木心只是把周作人对契诃夫的翻译在语言上作了精简;此书中的《亨于西山》与《舍车而徒》,是片段式随感的连缀。其中三则引用材料,皆出自论文《卡夫卡的天堂》……
26、在巫鸿的诊断中,木心的某种心灵迹象得以彰显:
27、不过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拨乱反正。众多曾被误会被曲解被遗忘的文学家如出土文物,重新焕发光彩,出现在读者面前。到了九十年代,连一些原本就属二流的文坛前辈都被冠以“大师”的头衔。矫枉过正甚多。这其中,没有“木心”的名字。可以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原本不存在木心这么一号人物。
28、“别人是别人,我是你的朋友,你怎么可以把朋友绑起来?”
29、木心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他说的东西都未必准确,但是他可以把那些事情说的丰盛。看他的东西,会给人一种“对,我是有才华,但我就是不把我的才华放在心上仔细雕琢,我热爱我的小聪明以及我就是觉得自己好聪明哦”的感觉。
30、“艺文是风,风出于人,在木心身上是贯通的。木心在政治上的‘散步’,在绘画上的‘转印’,在文学上的‘变奏’,都具有一种互相印证的流离的‘间性’(Inter-X-ity)。只有进入艺文‘之间’(In-betweenness),才能真的接通木心,理解木心的变奏、转印与散步(这大概是木心无法被纳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学术框架的根源,因为这种框架缺乏‘间性’)。”
31、合适且够分量的回应,并非是将古人的“借鉴”、“化用”、“用典”、“点石成金”等等说法,胡乱取来,以作反驳,更不应将其他作家(周作人、钱钟书)也一并拉拢过来,以为木心与他们是同路,这都是文不对题,用英文说,叫“missingthe point”。问题不在木心与古人的相同(他们并不相同),而在于,木心与古人的不同(他们确乎不同)。与前人的摘抄、用典相比,木心的“文本再生”,显然更具自觉的“再生意识”,《伪所罗门书》的序言已在网上广为流传了,不妨再贴来看看:
32、法利亚神父因支持意大利统一被挚友出卖而入狱;梅念笙被三个想要宝藏的徒弟合谋杀害。
33、贝小戎在《木心:抄袭还是挪用?》一文中认为,木心的“抄袭”可以视为挪用或拼贴。他举例说,在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之前,有一位德国作家在1916年就发表了他写的《洛丽塔》;鲍勃·迪伦的很多歌词,都是从其他歌手那里挪用的,别人也跟他学,挪用他的歌词。垮掉派作家、《裸体午餐》作者威廉·巴勒斯挪用其他作家的文字,还说自己用的是切割法(cut-upmethod)。二十世纪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拼贴,如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等。挪用、模仿、引用、暗指,成了创作的必要组成部分。
34、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59625965/?_i=445405290e49a4c&dt_dapp=1&dt_platform=com.douban.activity.wechat_moments?bid=OF0T2pYkMgQ?bid=XoCYy7pGBOM?bid=YeedTUiLXWI
35、但在1977年—1979年间,木心又无端遭到多次软禁。对此,木心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36、之前分享过我用心整理的木心先生资料,点击蓝字→可查看:(珍贵视频--回顾木心的一生)和 木心文学史最后一课
37、木心在大陆出名,首先得益于他的“学生”陈丹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丹青在美国遇到了落魄潦倒的木心。木心以沙龙形式给陈丹青等留学生讲授文学艺术,惊为天人。其实,这是陈丹青知识面狭窄导致的。陈丹青画画一流,但术业有专攻,画得好不等于理论水平高,比如齐白石。木心的讲义,说到底就是拾人牙慧,西方美学理论里参杂些个人的感悟,其水准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点大学中文系男生宿舍“卧谈会”相仿。系统学过西方美学理论的都不会对木心的“思想”大惊小怪。
38、“‘现代艺术是纸花。’日后愈加熟悉纽约(亦即现代世界),木心这样写道。愈来愈多地目击实验艺术无所不为、无所顾忌,他又借助词语:‘古典艺术,比崇高,现代艺术,比无耻。’他说得对吗?其实,这与他当年怂恿乃师‘进入纯抽象’,是一回事。”(《张岪与木心》·《绘画的异端》)
39、因为这是“建筑艺术想象力的匮乏”,纪念馆也因此缺乏深度与独特性。
40、但提问中所说“不出名”是错误的,木心先生旅居美国纽约近30载,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他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
41、木心大部分的小说文本,均渗透着断裂的经验,例子很多:《静静下午茶》、《空房》、《西邻子》、《明天不散步了》、《童年随之而去》、《草色》、《两个小人在打架》、《芳芳NO.4》、《完美的女友》、《温莎墓园日记》,都可见这种明显的断裂,惜为篇幅和精力所限,不能一一细览了,但可以举几个篇章为例,简要说说,有感兴趣者,可仔细地去研究。
42、就连文创区的周边也略显粗糙,缺乏创意设计,只是将汪老文字作品简单进行意像影印。
43、(隱身正是木心追求“美的人生”的獨特道術,是其獲得藝術、自我之自由的必然要求。木心將此追溯到幼年時在烏鎮觀看社戲的入迷經驗,認為“還是活在戲中好”,而他“偏愛以第一人稱營造小說(也通用於散文和說),就在乎對待那些‘我’,能全然由我作主。”目的在於“聊慰‘分身’、‘化身’的欲望,寬解對天然本身的厭惡。”並且“袋子是假的,袋子裡的東西是真的。”故而,他在紀德“代人生活”的說法上,增補“化人生活”一條。這等於說,木心主動的分裂自我,游離乃至捨棄,汲汲於創造一個藝術的也就是美的身體。不僅是樂於戴上面具,木心進而認為,真正自覺的藝術家對主體的消散,應甘之若飴,而其人格、心靈早已完美滲透在作品中······木心隱身美學的另一面,是避免從主觀經驗出發創作。己有研究指出,木心文學作品中存在文本再生的現象。他改寫、甚至組装了前人大量的、難以一一溯源的各類文本。木心並不缺乏原創力,八十以後仍筆耕不綴,遺稿逾百萬宇。他沉迷改寫,更是出於美學觀念、審美習性。文本再生,何嘗不是隱身美學、自我美化的一種辯證實踐樣式?正是在改寫中,在與既有文本(及其蘊含的他者經驗與人類歷史)的對話中,無數細微、無從一一追蹤索引、無可預測的“我”,自然湧現,而作者基於天性、修養合成的“神智器識”,對其予以感知、判斷、迎拒、加工、鍛造、綜合、調整、定型…這是文字與自我的雙重遊戲:自我既在創作中被自由的(重新)認識,肯定、否定….也被自由的重新創造,從而賦予再生寫作以藝術性。)
44、橙黄的灯光都只打在作品上,远远看上去,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45、《空房》这篇小说,有双重的断裂结构。是“空房”本身,曾经这里发生过什么故事?引入遐思,而“我”借信件追忆信件主人的往事而失败,便属回顾的一层。“我”作为回顾主体,“为了纪念自己的青年时代,追忆以上事实。”结尾也仍是失败。再有,小说背景在“大战后”,加深了断裂的氛围——有什么事能比战争造成更大的断裂呢?《空房》通篇都在回溯,且人物对此自觉,时刻质疑自己的回溯的目光,有很强的自反性,是很有意思的一篇小说。
46、看完本书我的第一感受是,这不就是小时候看的武侠剧《连城诀》吗?发现了新大陆,恨不得立刻写个万字论文,但是网页一搜……太多人提过相似观点,不禁觉得兴味索然。但无人讨论,忍不住发表些浅见寡闻。
47、这首不算长的诗篇,却似一股深流的静水瞬间冲开你的心门,让你心底涌起无限柔情,眼前划过一幅幅写满岁月流金的镜头,这些慢镜头会引领你在某种回味中,一点点寻找自己的精神原乡。开篇的“记得早先少年时”把记忆拉回故乡拉回童年我们中国人常有“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之说,许多人的人生选择都是从少年起步的。而在每个人或长或短的人生里,都会有一种美好的东西叫回忆,甚至许多人觉得,就连月亮也是少时故乡的月亮最美最明。
48、“‘分身’‘化身’似乎是我的一种欲望,与‘自恋’成为相反的趋极。明知不宜做演员,我便以写小说来满足‘分身欲’‘化身欲’”
49、无论是出身到人生经历,让顾小白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两位名人的纪念馆为什么会有相似之处。
50、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不是说作者写出什么就一定经历过什么!这种说法太不专业哦,研究生同学。
51、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探讨所谓“文本再生”现象之前,先转一则木心的文字,以深化对木心的文字特质与内在心性的理解:
52、“是的,这很好,但人在半昏迷中会不听别人的话也不听自己的话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