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问题
1、一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人世间的烦恼便开始包围住了他。襁褓中因饥饿而嗷嗷求饱,因寒冷而哇哇求暖。孩体时起便因要玩具而哭闹,因受不公平对待而委屈,因与伙伴们争吵而伤心,因家贫受侮而难过。
2、(21)施特劳斯,《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前揭,页44
3、“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4、道德哲学的目的应该是什么,这依赖于其结果。因为它的探究是反思性的,一般性的,它关心哪些东西是可知的,因此,它必须给出一种阐释来说明回答苏格拉底问题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些问题:科学知识能发挥哪些作用;纯粹理性探究能带我们走多远;在不同社会里提出这个问题,回答距预想会差多远;说到头来,有多少内容必须留待每个个人去决定。像这样,哲学反思不得不考虑,回答这个问题或任何实践的、不那么普遍的问题都涉及哪些方面不得不询问,它可以调动的是哪些心智能力与哪些知识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加考虑的一件事情是哲学本身的位置。这里似乎有个循环:在追问可以怎样回答苏格拉底问题之际,哲学将决定它自身在回答中的位置。
5、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罗!”
6、 ▲所有的思想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你能详细说明你所说的话,让我更好地理解吗?”)
7、(10)(美)列奥·施特劳斯经典与解释系列8苏格拉底问题刘小枫陈少明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8、(3)贝纳尔对阿伦特的“关键时刻”的理解恰恰没有看到这一点。参见贝纳尔,《阿伦特论判断》,见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曹明、苏婉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页207-2(苏格拉底问题)。
9、因为,一个事物的本质仅仅在其完成(perfect)状态中呈现自身。虽然这个原则是正确的,在目前这个情况下运用它却是有疑问的。因为,假设——比如说——当代思想在本质问题上比——比如说——17世纪的思想更发达,这或许是草率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回到现代政治思想的起源,这首先不是为了比我们通过研究当代思想更好地理解那时的思想,而恰恰就是为了理解它。因为,在我们知道一个事物是否存在之前就问它是什么,这是徒劳的。或许可以被正确地称为现代政治思想的某个东西的存在,受到了质疑。
10、(11)(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1、从苏格拉底这一幽默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那心胸开阔、襟怀坦荡的性格。能成大气候的人,不会为那些鸡毛蒜皮的细微小事而斤斤计较,大动肝火,凡事都抱达观随和的态度,做到谈笑自若。(苏格拉底问题)。
12、如果把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归类,那么显然第一个是属于“先做了再说”之列。“先做了再说”,省略了思考过程,必然会导致行为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其结果当然“懊恼而归”。第二个当属于“等等再说”之列。“等等再说”,总是在思索、观望这个台阶上停滞不前,“只想未做”必定两手空空,“失望而归”。第三个弟子则是“先想后做”。对事物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及足够的判断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出手,他当然能够“满意而归”。
13、虽然施特劳斯的调和并不那么的成功,但他进一步给我带来一个思考:“个体化的价值基石是否必然无法拥有强大的非理性的生命力?”这是我们站在60年代理性主义基石的废墟之上所进一步提出的问题,他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当代“以保障个人自由为目的”的所谓普世社会原则,是否在理论上就预设了,这样的价值本身只能通过其通过理性向前建构的一系列幸福事实来得到证明?
14、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15、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美德即知识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16、这也导致群体间的认知分层,甚至认知的割裂。获取信息单一的群体极容易被被动灌输的信息所蒙蔽,难以突破“信息茧房”,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就难上加难。
17、……所以你的意思是,改变是发生在你的心里?
18、“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19、(7)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0、也许这也是现代性的一个困局,也许我们可以重新反思西方理性主义的价值基石的脆弱性,也更有动力去研究20世纪60年代的全球反资本主义思潮的一些问题。
21、卡莱尔博士通过提出上述观点攻击老派意见,老派意见认为,在现代政治思想与中古政治思想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决裂。这个意见的根据是对文艺复兴(Renaissance)和宗教改革以来的事情的记忆。特地就眼下这个问题简要回忆一下这个现代进程最重要的诸多阶段,也许不无道理。生活在1500年的人有这样的印象,他们正在见证一场学术复兴,经过数个世纪的野蛮,经过数个世纪无用甚至危险的经院主义(scholasticism),古典古代或圣经古代或者这两者的伟大遗产正在重见天日。这些人不是仅相信发生了一场与中世纪(MiddleAges)的决裂——他们亲眼看到了那场决裂。
22、 本篇论文分享来自我们的曹智诚同学。论文是第一学期的古希腊哲学的第二次作业。本篇论文将通过“理性主义与爱欲的张力”为主题来帮助我们更深刻更有见解地思考苏格拉底问题。
23、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
24、假若句子A是假的,那么句子B必然是假的;但如果句子B是假的,句子A就必须是真的。
25、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26、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都不如……”
27、问:你想当一个好孩子,还是想当一个坏孩子?
28、而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对当时希腊整体的教育背景进行探查。一是传统教育,也即诗教,主要是在儿童6至15岁时进行的以识字、弦歌、体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初等教育。其中,诗教是核心,美德教育是关键,以背诵荷马、赫西俄德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为主,旨在通过作品使儿童受到道德意识的熏染。二是以悲喜剧为蓝本的成年公民的中等教育,其中涉及智术师教育的重要主题。在当时,雅典民主政治获得长足发展,外来工匠获得公民权、法庭上的普遍辩论、演说术的发展,等等,使得演说术成为获取权力的重要手段。由此,亚里士多德把中等教育视为有能力行使公民权的教育。这样,初等教育的传统气质与中等教育的现代面相之间不可避免地爆发冲突,特别是中等教育中强调辩论术的知识与传统教育所关注的德性存在严重矛盾。这样,新旧教育的实质是不同性质教育形态间的斗争,而苏格拉底问题的背景乃是雅典教育的传统与现代之争。诗教提供了雅典人基础的、基于神学诗教的伦理价值观,但智术师却提供了有用的知识与理性的工具。哲人的任务即在于综合诗教和智教有益的一面,这是自苏格拉底至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核心。
29、幽默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品质,它表现为机智地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幽默来源于对世间事物的洞察,含笑去面对人生中的矛盾或冲突,它常是人们处于困境时实现自我解脱的一种方法。
30、平衡提问和评论的比例,增加对治疗节奏的掌控感。
31、推测柏拉图出生的年份是在公元前427年五月七日或前428年的5月或12月(如同其他早期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出生日期也依然未知)。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Ariston)、母亲是伯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老四。
32、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
33、再从城邦的角度来看,这种“非理性因素”则表明城邦的“基础性的不真实”——“因为,在好城邦里,辅助者不会被法律所阻。劝谕不是论证。无智慧者,尤其辅助者,是以高贵的哄骗方式呗劝谕的。甚至理性的社会,依凭真理与自然本性的社会,如若没有一种基础性的不真实(afundamentaluntruth),也是不可能的。(16)”。施特劳斯在第六讲曾提到当代政治哲学中理性主义的崩溃,实际上指的是理性主义忘记去反省其目的论,或者说基本价值,而只陷入对于如“民主”、“自由”等仅仅在实践政治概念的实证主义之上,因而使得其价值根基往往会因为现实的变迁而大幅变动。同时,理性主义的实证方法在面对20世纪兴起的存在主义的挑战中表现出无力,其根本无法回应尼采、萨特等人对其具有普遍性的价值根基的相关概念的有效反驳。
34、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35、苏格拉底一开始尝试教导斯瑞西阿得斯以自然科学的知识,但斯瑞西阿得斯总是在质疑这一知识的实用性。苏格拉底转而教授以静观冥想术,仍未果。斯瑞西阿得斯继而引导儿子去向苏格拉底讨教辩论术的教育,也即论证正义与不义的逻各斯,这是全剧的核心:关于正义的辩论。结果是正义一方的完败与倒戈。就内容而言,为正义辩护的特点是反对民主、赞美传统教育(神话与史诗的诗教)、长篇大论式的公众演说。反对正义的辩护的内容是维护大众,提倡辩论;诉诸神话事例以反驳人与神的差别、强调“人的正义”,强调正义往往来源于不义;质疑自然是否正义。结果是,传统教育在这些论点上完全失去力量,而不义一方采用苏格拉底式的辩论反诘法反而处处占上风。联系《理想国》第二卷阿德曼托斯对正义最有力的批驳以及在《云》中苏格拉底的旁观,正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讨论空间。
36、“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37、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38、我们不能忽视这个时期的任何伟大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路德、加尔文、博丹、阿尔图修斯、贝拉闵(Bellarmine)、苏亚雷斯(Suarez)、霍布斯。但是,为了不让复杂的人物和观点削弱我们对本质问题的理解,我建议我们今天唯独只研究上述思想家中最极端的人。那个思想家可以比其他任何人更有资格宣称自己是具有特定特征的现代政治思想的创立者。从这个角度看,显然没有任何神学思想家堪称极端。因为,即使那些像贝拉闵和苏亚雷斯一样不是完全延续中古传统而是拒绝这一传统的人——尤其是路德和加尔文——最终也将其政治教诲建立在启示的上帝意志的基础上,而这个基础显然不是现代政治思想本身的特征。
39、……如果你相信小狗是可爱的,你在街上看到一只小狗,你会冒出什么念头?
40、过了一段时间,天使见这个人仍是愁眉不展,比过去更瘦了,又问:“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呢?怎么还是这样满面愁容?”这人双眉紧锁,长叹短叹:“唉,我日日夜夜都担心失去这些宝贝啊!”
41、施特劳斯在其第五讲中花大量篇幅讲解柏拉图笔下非形体的“意气”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我的理解是:“意气”是灵魂最高部分“理性”与最低部分“爱欲”的一种统一性表现。“意气”中同样包含有强烈的欲望,且“理性”面对这样的欲望时只能以“非纯逻辑的劝谕”的方式去说服。所谓的“意气”,它其实就是一种“理性”对“爱欲”进行升华,并节制的产物。它起于一种被恰好阻碍或有障碍的欲望,这种障碍可以是如“战死疆场”这样的外在的困难束缚,也可以是“一夫一妻才是使得家庭美满”这样自身立下的限制。
42、因为苏格拉底承认自己的“无知”,所以不直接给出自己的结论。而是通过提问题,引导对方思考得出其自己的结论。
43、既如此,人要如何直观善的理念?首先,所谓观看善的理念,靠的是美德的行动。在苏格拉底看来,真正的知识和行动是不分离的,美德的实践打通了现实与善的理念间的桥梁,从言辞(象数)到行动便是对善的直观。其次是反求诸己,寻求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苏格拉底称自己的智慧乃是神的恩宠,而其智慧又在于认识自己的无知。换言之,认识自己即真正的智慧,而认识自己的无知则需要神的介入,是神使得人知道自己尚有不知道的事物。因此,真的知识如想成立,其前提是拥有善的知识。只有直观善的理念,才能使天上、人间与下降归于同人才能上达天听。通过灵魂的转向与善的理念的把握,苏格拉底敞开并重塑了在自然哲人和智术师那里遭遇悬搁的天人关系。为此,苏格拉底重新安排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哲人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奠定了西方两千多年教育的传统。
44、提出了美德是什么的问题,开创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
45、建议:适当的总结,但不要超出来访者已知的范围
46、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人们的思想变化有着透彻的洞察和了解,他是古今中外能使别人心服口服的第一个人。苏格拉底对别人的错误从不采取指责的态度,而是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即幽默感。
47、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48、当诗人被关进了哲学的笼子,成为普遍正义的“金丝雀”,诗歌除了修辞和煽动外还能有什么艺术的力量?难怪施特劳斯会在第六讲的开头将“现代自由主义者”比作“古代的智术师”,因为在他看来这批人破坏了“普遍正义的存在可能”,也就是第一讲中所提到的,对于休漠“普世的、有效的正义规则的背离”。虽然施特劳斯在这里没有明说,但他却极想通过类似尼采“超越价值的审美”的方式为“理性主义中的普世正义”注入强大的迷狂力量。我们先明确的一点是:如果施特劳斯所指向的普遍正义仅仅是个体性的“善和节制”,那么这样的调和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49、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会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找到错误所在。
50、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