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吃人的含义
1、该会和孙中山的同盟会是所谓革命同路人,但有很大的区别。它的政治纲领即入会誓词为“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主张除文字宣传外,更以暗杀和暴动为主要革命手段。(狂人日记吃人的含义)。
2、(17)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第122—123页。
3、原来中国第一篇现代小说,是中国空前绝后的赎罪文学!这是鲁迅刚开始就为中国现代文学树立的高度,但我们继承了吗?连理解还谈不上,谈什么继承?
4、 “我”敢于说真话,敢于表露自我,拥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立人格,但正由于众人已经习惯“人吃人”的规则,因此将“我”视为异类,给“我”安上一个“疯子”的名目,以正大光明地把“我”吃了去。
5、这是“吃人”者必将被消灭的紧急呼号。只要与“吃人”有关,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如果于“无意之中”吃了人,甚至只不过是“吃人的人的兄弟”,那都与“吃人”脱不了干系,最终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这是一个民族整体的命运!“吃人”,被描述成这个民族的原罪,因而也注定了这个民族的宿命。“狂人”对“吃人的人”被淘汰的忧心,远远大于自身被吃的恐惧,这第一声“呐喊”,是发向整个民族的呼吁。
6、下令砸碎革命者徐锡麟睾丸的总督端方:自己被人乱刀分尸
7、再看一看这个社会中的动物。赵家的狗出现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是“恶狠狠的瞪着我”,赵家的狗多次出现,而每次都不喊不叫,只是“恶狠狠的瞪着我”,更是渲染了一种阴森古怪的气氛。动物是不会思考的,他们也是不会想到去“恶狠狠的瞪着我”,这一切自然也是他们同他们的主人处学来的。是他们的主人用吃人的思想去影响了他们。赵家的狗是《狂人日记》中的代表动物,它与海乙那、狮子、兔子与狐狸都代表了吃人者的每一种特点。赵家的狗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奴性与肮脏,完全听命于主人;海乙那只会“跟在猛兽后面吃它们吃剩的死肉,且还嚼的稀烂,吞下肚去”,这体现出的正是懦弱与贪婪;狮子是食肉的动物,自是内心凶残,贪婪残暴;兔子则是一种胆怯与怯懦,一面渴望吃人,可一面又怕被吃,也怕亲手杀死一个人;狐狸,自是一种狡猾,不敢杀人,便想出无数的办法逼狂人自裁。在这个社会中,吃人的除了人,还有动物。将人与动物归为了一类,正能体现出吃人的普遍与社会的黑暗。也借助动物,说出了“吃人的社会,实则也是充满兽性的社会”。
8、“新”就是好,这就是“五四”的现代性和主流意识形态。“五四”文学从鲁迅开始便形成了一个思想潮流,假定“新比旧好”,“西比中好”,“城比乡好”。这个历史潮流有它积极的意义,因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形态凝固太久了,矫枉必须过正。《狂人日记》的最后一句话非常出色:“救救孩子……”因为鲁迅的确相信希望在青年。
9、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一切,从其的文化中有着更加鲜明的体现,且看“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了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李时珍的“本草什么”中,亦分明的写着人肉可食,易牙烹子,也被当做经典流传下来。文化是用来教育后人并不断传承的,当流传下的都是被仁义道德所掩饰的吃人时,毋庸置疑,这样的社会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在文中,狂人对他的哥哥说了这样一段话:“大哥,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从这段话中,也可看出,吃人的社会,其本质仍是野蛮原始的。
10、《狂人日记》这是一本读起来很怪异的书,文中的主人公似疯非疯,他是一个“狂人”,也是一个从这个封建社会清醒过来的人,是一个启蒙者,一个革命者。文章以“我”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这个病态的社会。从对“吃人”的社会的反对,到发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再到“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中对自己的反思和自身的迷惘。文中每句话都十分有深意,都需要细细品味。整本书体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的忧虑和希望推翻封建礼教的期盼;对当时中国的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也对当时的中国和人民的未来表示深深的忧虑。
11、《狂人日记》这篇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直指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同时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又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
12、日本时期开始的一系列文学行动遭遇挫折后,鲁迅陷入长达十年的隐默,这就是其人生中的“第一次绝望”,(vi)北京绍兴会馆的六年达到顶点。《狂人日记》的写作,打破了十年的沉默,开启了鲁迅的第二次文学行动。
13、这两种不同观点的矛盾,才是作者写作的策略。文中的“狂人”,无疑象征着最早一批思想觉醒的人,他们清楚的明白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本质上压抑泯灭着人性,所以他想从人群中逃离。而在其他人眼中,狂人无疑是一个另类,是疯子,需要给他“治病”。双方的矛盾与冲突正是对当时社会与矛盾的隐喻性批判。
14、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15、 狂人,即疯子;狂人日记,即为疯子独白,但也是先行者一股“似疯似傻”的冲劲。
16、两大段话,乍听起来,难道不是不知所云的疯话?但其实又有根有据,第一段来自尼采的人性进化论,尼采将达尔文自然进化论提升至人性领域,认为人远远没有进化完成,人性中还遗留虫、鱼、鸟、野兽、猴子等性,即使进化为人,还不是最终目的,人还需要进一步自我超越,做超人。第二段来自史实,只不过小说有意张冠李戴,将齐桓公说成桀纣,但是易牙蒸子与徐锡麟被杀,却是实有其事。进入狂人的内心追问及其相关知识背景,就会知道“狂语”并未离谱,潜藏真知灼见。
17、所以,鲁迅厉害在什么地方?别人都说自己说的是真话,只有鲁迅说,我未必都说真话,你们都以为我是直抒胸臆,其实我说话有很多顾忌,我只是不愿意把黑暗的东西太多地影响青年人。
18、(v)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238页。
19、什么是退化论呢?就是说中国最好的时候,是上古时代;中国最好的皇帝,是尧舜禹,三皇五帝;过去的是最好的,圣贤都是古人。而我们今天总难企及尧舜禹汤,“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说法,就是历史退化论。
20、所以,鲁迅一方面振臂高呼“救救孩子”,这是一个时代的强音;另一方面,他非常清醒地知道,很难救。后来他更发现,孩子们也可以很坏。这个悲观的结局,鲁迅在《狂人日记》开篇就用文言交代了,除了在技术上让习惯文言的读者有一个过渡外,更深的意思是预先交代失败的结果。
21、《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
22、《狂人日记》里,很多人都觉得主人公是傻瓜,可实际上他是对的,只有他才看到了历史的潮流。当然,他最后也自我否定。但是,在群体与个人对立的情况下,《狂人日记》站在了“个人”的立场上,是个人向庸众宣战,这是鲁迅早期的思想。
23、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24、鲁迅作品中,因为书中人物的原因说错经典或是历史的还有不少。但这并不是鲁迅的学问不扎实,而是作品中人物的原因。比如大家都学过的《从北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这种情况。在写到学生们读书的时候,鲁迅说: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这里的“上九潜龙勿用”就是错的。“潜龙勿用”是《五经》之一的《易经乾卦》的卦辞,这句是初九的爻辞,而不是上上九的爻辞是“亢龙有悔”。小学生们初学的时候,难免搞混,在老师的大声喝斥之后,有人读错,也就很正常了。正因为读错,更显示出小学生上学时有口无心的情态。
25、每一细节在两个自成系统的世界都具有逻辑的合理性,同时为两个世界作证。
26、徐锡麟连射7枪打死恩铭,却因为起义情报提前泄露,满清军队有准备而失败。
27、“吃”狂人者,不仅有权势者赵贵翁,而且,“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这些人,不正是常处在“被吃”的位置而任人宰割的吗?但是,他们也有意无意参与“吃人”。“大哥”也加入了吃“我”的一伙,处于“被吃”恐惧中的“狂人”,最后发现自己也于无意中吃了妹子的肉。
28、(xiii)鲁迅:《书信·180820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1卷,第353页。
29、徐锡麟和秋瑾在1905年加入该会,分别在安徽和浙江准备起事。徐锡麟花费重金从腐败的满清政府中买了一个官职,成为巡警学堂的主要负责人。因徐锡麟精明强干、勇敢豪爽,深得安徽巡抚恩铭,将他列为心腹之一。
30、桀纣是两个人,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桀是夏代亡国之君,纣是商代的亡国之君,他们都曾宠信小人,残害忠良,最终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也正因此,这二位便成了暴君的代名词。
31、“吃人”生态中,没有固定的“吃人者”与“被吃者”,只有固定的“吃”与“被吃”的位置,“被吃者”只要处在可以“吃人”的位置,也会有意或无意地成为“吃人者”。
32、第一篇白话小说?若聚焦于“白话”二字,头把交椅恐怕难当,不说胡适(1891-1962)1906年开始在《竞业旬报》连载的《真如岛》,也不说陈衡哲女士(1890-1976)1917年的《一日》,白话在近代通俗小说中并非鲜见,纠缠于此,诚遗诸多“翻案”的契机;反封建战士?真狂人?有着成熟思想的狂人?抑或思想还不够成熟的狂人?围绕“狂人形象”的争议,曾是学术界的热点,(i)然而,“狂人形象”问题,或许是个假问题;“揭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此语来自鲁迅,(ii)自然拿来作为小说主题思想的权威阐释,众口一词,然何谓“家族制度”?何谓“礼教”?仍然不甚了了;第一声“呐喊”?“救救孩子”?其实,鲁迅到底喊出了什么,是和盘托出,还是有所保留,远未成为定论。至于从各种“学”和“主义”出发的阐释,终嫌与鲁迅的“声音”有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