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
1、第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2、今偏举格物而遂谓之穷理。此所以专以穷理属知。而谓格物未常有行。非惟不得格物之旨,并穷理之义而失之矣。此后世之学所以析知行为先后两截,日以支离决裂,而圣学益以残晦者,其端实始于此。(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
3、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4、放在现在,就像成功学,就像很多人崇拜马云等成功人士一样那么吸引人。而这关键就在于王阳明不仅有很高的理论,而且能实践。
5、正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着“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至上智慧,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终结中国两千年帝制的孙中山、戊戌变法及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梁启超、推动日本明治维新的功臣伊藤博文等人,均对《传习录》推崇备至。已故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该书列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之一。(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
6、孔子的哲学以仁学为标志。关于仁的内涵,孔子有不同层面的回答,其中一个层面就是把仁建立在“知”的基础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也就是说,一个没有“知”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仁者的。孔子曾言:“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仁者不是简单地爱人,也要知道什么行为值得痛恨。可是,要区分这个问题就必须有“知”。所以,在孔子知、仁、勇的完整品格中,“知”是第一位的,“知”才能“仁”,有了“知”和“仁”,才能谈“勇”。
7、建设知行合一的育人系统,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必须创新育人体制机制,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遵循知行合一规律,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各类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体育资源、国防资源、企事业单位资源,建设和完善实践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研学旅行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为践行知行合一的育人体系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实践锻炼的条件,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功能。
8、“知”和“行”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的指导思想,后者又能够反作用于前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完善、升华。
9、英雄出少年!谷爱凌苏翊鸣摘金夺银,“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成功的
10、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11、虽然“知”是成为仁者的前提,但在知与行的轻重问题上,孔子又突显了行的重要性,认为行重于知,主张敏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换言之,知是前提,行是终端。若没有行,知仍是空的。
12、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使人成为人。“成人”,即成为具有社会本质、文化本质和精神本质的人,成为完整的人。完整的人,必定是身心和谐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知行合一的人。
13、“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4、王夫之则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等论断。
15、大学生们不要坐谈道德,而应该坚持知行合一。
16、而事实上,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知和行本是合一的,是一体。而不是说,要让行来合乎知,
17、从这可以看到,王阳明是一个非常认真、非常严谨的人。他早年的时候,确确实实是按照儒家的学说一步一步地去实践的,去践行儒家的学说的。20岁的时候,王阳明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中了举人,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已经越来越喜欢讨论军事问题,他的射箭的水平也非常高。弘治12年的时候,28岁的他参加了礼部会试,赐二甲进士第七名,他当时考的这个分数是非常靠前的,他的名次很靠前,观政工部,也就是说到工部去实习。后来,受刑部主事,就在刑部工作了。后来又启用为兵部主事,都是在中央的机关里头做基层的公务员。明朝明武宗正德元年,冬天宦官刘瑾擅政,而且当时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20余人,王阳明当时处于义愤,所以他也上书去救这些人,因此把刘瑾给惹怒了,当时就庭杖了40大板,贬谪到了贵州龙场。
18、 王阳明的“良知”是融合了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和心性论这几个方面为一体的一个概念。所以我们说王阳明的“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升级版。所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关系是这样的:“良知”就是知行合一里面的“知”,“致”就是知行合一里头的“行”。“致良知”事实上就是知行合但是“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升级版,因为“致良知”思想是在王阳明由纯粹的思想创新进入到了错综复杂的明朝中期政治军事博弈场中在经受了重大的身心考验之后形成的。我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时候时候所受到的考验仅仅就是刘瑾要派人来杀他而已,只是那么一件事情。但是当王阳明后来受朝廷的这个委派然后去镇压平定南方四省的暴动,以及宁王的判乱以后,事实上他已经卷入到了极其复杂的明朝的朝廷之中的军事政治的博弈场,这里非常地复杂。
19、阳明在这段文字中很直接表达出了对于当时现实的基本思考和批判,阳明认为在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的社会就面临着王道沦丧这样一个基本的社会事实,而到了他生活的年代,这种状况更加糟糕,“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面对这样的社会事实,阳明必须要对这样的社会状况和人心状态进行深刻地反思,才有可能提出改变的方式。非常有意思的是,阳明对于社会现实批判的很多话语都是直接来自孟子的,跟孟子对于当时社会弊病的讨论,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当然,揭示出社会基本状态,并不是最为重要的。重要的是必须要提出改变的方法,阳明提出来的基本策略就是知行合一。从这个角度来说,知行合一具有激起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它是阳明从挽救世道人心的角度提出来的、具有针对性意义的一剂良药,用阳明的话来说,就是用来“正人心,息邪说”的。有意思的是,“正人心,息邪说”的说法,也是孟子最早使用的,
20、而真正的知行合知行是一体,当你一念起处,就是知,直接按照这个心念有所表现,才能知行合而不是另外起一个行的心,那么就会有妄念来干扰你,让你不能行动彻底。
21、关键词:现实批判 价值重建 知行合一 现代价值
22、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23、◆“心即理”:最佳的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最原本的声音。
24、(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10
25、“知”与“行”是我国古代思想家论及为学、为事、为人等问题的基本范畴。孔子的《论语》开篇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主张,“学”具有“认识”的含义,是指对“仁”“义”“礼”“乐”等观念的理性学习;而“习”则具有“实践”“体验”“行动”之意,不单是“温习”。关于“知”与“行”的关系,孔子进一步论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不知而作”,无知而行,必一无是处。“择善而从”,“择善”是指基于对仁、义、礼等的认识所作出的判断,善即良知,“择善”是对良知的把握与遵循。“从”即遵从、执行、行动或实践,“善”是“从”的根据。但是“知之次也”,仅仅是知道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观念,是次要的,还必须去“从”而“作”,去实践,在生活中去表达与践行善的观念,说明了“知”必须走向一种作为伦理实践的“行”。
26、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各版《传习录》的母本,因其大部分内容由王阳明亲自审定且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本书即以此为底本,结构与内容均保留原貌,附上原书附录的王阳明亲自编定《朱子晚年定论》,唯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将原书的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加以译注,为读者重现这一历经四百余年经典永恒的初始定本。
27、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28、王阳明就说,这的确是现实中存在的状况,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就是因为人们在起了我应该“行”的这个想法的时候,已经被各种妄念和欲望来干扰或阻止掉了,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知”的那个本体了。
29、我们在系统地解释知行合一之前,先反思一下传统圣贤之道的弊端,而知行合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例如,追求传统道德经、庄子、孔孟之道思想的年轻人。往往是只有名,没有利,如海瑞、于谦等清官一辈子被打压,穷困潦倒,还有坚持理想的梵高等艺术家也都是这样悲惨的命运。活着的时候收不到效果,往往到老年或者死后才有效果。这些好歹是史书留名的,更多追求圣贤之道的人更糟糕:空洞的圣贤理论不但不能在现实中应用,还成了负作用,所以这些人大半生都是平庸度过。并且追求圣贤境界的人,往往冷漠、清高,眼高手低,只爱陌生人而忽略身边人或事,往往以善小而不为。连自己都混的很平庸,更不要说帮助别人了。“知行合一”的好处运用知行合一工具,可以名利双收;可以现实应用,及时获利;可以名垂千古,史书留名。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来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境界高,宽阔的胸怀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业。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最直接的效果是,让别人最短时间相信你的为人,你的成功。而不是觉得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或者是一个迂腐的人。利用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打败比自己强大一百倍的敌人。最后对自己来说,领悟知行合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其玄妙的快感,比任何精神药品都要过瘾。说了这么多知行合一的好处,那么我们都急切想知道怎么样才能真正领悟知行合并运用这一强大的工具。我要告诉你的是,“知行合一”的这篇文章或这趟讲座,只能促进你去实践,因为没有实践,你了解了也是白费,知行合一就是要你把这些智慧应用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否则不叫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的创始人王守仁跟其他的圣人、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那么我们就从王守仁悟道中来深入了解知行合一吧。“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掌握知行合不仅仅是靠学习知识,而是要在实践中磨练出来。心学创始人王守仁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心学”和“知行合一”,并最终悟道,“修”出来的。他跟其他圣人或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王守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知行合一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仅仅是死了以后才出名,而且活着的时候也风光,有权有势。王守仁就是这样,他最大的官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王守仁贵州龙场悟道(以下部分内容节选自《明朝的那些事儿》第三部)王守仁的悟道是从贵州龙场开始的。王守仁年轻的时候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在贵州龙场这个穷山僻壤之地,受尽磨难的王守仁不断反思,终于领悟到了知行合一的最高智慧:“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没有错,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那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荣华,羞辱我的尊严,使我至此山穷水尽之地步?既然你决意夺去我的一切,当时为何又给予我所有?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我要给你的更多。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使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只有夺走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天地。因为我即将给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财富,也不是号令天下的权势,却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神秘的宝物——终极的智慧。存天理,去人欲!天理,人欲!理!欲!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理”在何处?!“理”在心中。天理即是人欲。”“心学”就此诞生。王守仁“知行合一”在后人中的应用在贵州龙场之后的几年,王守仁竟然一路升迁,当上都察院高级长官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江西南部。当时江西土匪盛行,面对土匪,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而他的用兵方法可以用两个字形容——诡异。他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从来都是声东击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士兵不够他就玩阴的,什么挖坑打埋伏,那是家常便饭。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抚确实是一个正直忠厚的老实人,可到了战场上,他就会立马变得比最奸的奸商还奸,比最恶的恶霸还恶。这帮赣南土匪们为他提供了突破的机会。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要想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在后来,王守仁平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也是利用这个工具,因为跟叛乱者讲解哲学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展武装斗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世功勋,名留千古。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行知。王派传人徐阶用知行合一来制伏矿霸徐阶最高做到了内阁首辅,也就是总理的位置,并利用20多年的艰辛,斗倒了大奸臣严嵩。明朝最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就是他的学生。徐阶和王守仁的经历很类似。首先,他被贬后担任延平府推官,延平多矿霸,政府人员人浮于事,这样的糟糕的环境最适合磨练人,使其悟道。徐阶在面对这样困境的时候该怎么办?面对矿霸,难道像念咒一样把它念出来,矿霸们就能落荒而逃?徐阶在痛苦的思索中发现,他坚守二十余年的信念和原则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是另一样东西。说教没有用,礼仪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在剥除这个丑恶世界的所有伪装之后,终于找到答案:利益。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在醒悟的那一天,徐阶面对当地的里长亮出了底牌:铲除那些矿霸,我将给你们更大的利益。于是矿霸被制伏了。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追求光明的“心学”正是诞生于在这黑暗的世界中,倔强地闪耀着自己的光芒。在官场上用知行合一斗严嵩忍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结d。在徐阶回京任职后,与“心学”同门赵时春、唐顺之结成团体,共同的政治理念,而不是利益。后来杨继盛弹劾严嵩,被严嵩害死。徐阶他学生血淋淋的尸首前,领悟了政治斗争的最终秘诀: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严嵩多次设计陷害徐阶,徐阶装聋作哑,从不与严嵩争执。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不理解,质问徐阶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徐阶甚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表面上十分恭顺。徐阶了解嘉靖皇帝与严嵩的深厚关系,所以采取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下手,绊倒严嵩的策略。严世蕃被杀最致命的理由是私通倭寇,这其实是被徐阶设计冤杀的。在斗到严嵩后,徐阶还麻痹严嵩,让严嵩还认为自己是好人,成功击退了严嵩的反扑。事实证明徐阶是对的。徐阶给现代的年轻人很多启示纵观历史,掌握知行合一的官员都得到善始善终,没被奸臣整死,例如王守仁、徐阶、张居正等,并且活着的时候做到了很大的官位,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给天下百姓带来幸福,并且个人和家庭都过着优越的生活。而大部分的清官都很少有善终的,例如袁崇焕、于谦、海瑞等都是在世的一辈子都清贫如洗,甚至穷困潦倒,被排挤,被迫害。并且给历史、给百姓带来的实际贡献,也难以比上行合一的政治家们。历史人物分三种,第一级是“关键人物”,就是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航道的人(或者说没有他历史就会改写),比如徐阶、张居正(张居正变法)、秦桧等;第二级是“重要人物”,就是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例如戚继光、袁崇焕,海瑞等,此级人物与一级人物的区别在于,就算没有戚继光,倭寇也会平息,无非是个时间问题。第三级是“鸡肋人物”,但凡史书留名,又不属于上述两类人物的,皆归于此类。我们年轻人要做关键人物,也就是改变历史的人物。而不懂知行合太过幼稚、太过迂腐,都会导致我们还没有取得成就就会被排挤或被干掉。就连自己都混不好,更不要说去施展自己的雄才伟略,为社会造福、去改变历史了。清官就一定贫穷吗?好人就注定安于贫困吗?圣贤之道给予人非凡的境界。但是不懂变通的圣贤之道,一种是迂腐,墨守成规,例如海瑞;一种是稚嫩,不经世事,就如同我们的年轻人。要想明白这个道理,你懂得变通,懂得妥协,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事业,造福更多的百姓。与社会甚至与坏人的妥协,跟圣贤之道、跟你的崇高理想是不矛盾的。单打独斗,不成气候,知行合一更适应规模化社会发展上一篇我们讲了徐阶的故事,徐阶还给现代年轻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好人也要结d。谁说结d就是坏事,谁说好人就不能结d?自古以来好人都不喜欢拉帮结派,信奉“君子之交淡于水”。这也是好人的命运往往是被恶势力打击或陷害的原因。好人觉得自己身怀绝技,能技压群雄,而不用依靠别人,所以更愿意独来独往。而贪官都喜欢拉帮结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因此可以容忍同d中其他人的缺点。为共同理念而聚到一起的是“结d”,为共同利益而聚到一起的是“团伙”。团伙做不大,也不长久,经常闹内讧。国外两d制的国家之所以富强,是因为有为共同理想的两组人进行良性竞争。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古代官场,是社会最大的组织。为官之道,就是入世,讲究的是为人处世,要平衡各方面最实在的利益。所以更多讲究出世准则的圣贤之道,在官场并不适用。在官场坚持圣贤之道的人,往往被视为迂腐,不懂变通。而知行合一是对圣贤之道的改良应用,它最先在官场起到作用,发挥光芒。圣贤之道更适合出世,知行合一更适合入世在古代,人类活动的范围比较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松散。古代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跟其他人合作不深的情况下获得。圣人很少有当官的,他们处江湖之远,所以可以独善其身,可以讲究与世无争,去追求个人的超凡境界。但是当今人类活动范围大大扩展,社会变为规模化发展。只有形成组织,得到更多的人帮助,才能取得成功。并且你需要与人合作,也需要与人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个时候,讲求与世无争、空洞飘渺的圣贤之道不能解决现实中与人打交道的问题。而知行合一和圣贤之道最大的区别是,圣贤之道侧重的是个人,是自己去“知”去“行”,可以很少和别人发生联系;而知行合一是不仅仅自己的“知”与“行”,而是注定和身边的人互动,发生关系,影响其他人的“行”。所以,知行合一就成了最适合当今年轻人为人处世的准则。成大事必须知行合一有大境界,有大境界的人才得道多助自古以来,圣贤之道讲究的是淡泊名利的隐士精神,追求的是安于贫贱、与世无争、大公无私的崇高境界。而这些是跟现代年轻人追逐名利、追求大事业的思想是相违背的。在激烈的竞争和追逐名利过程中,似乎小人的处世方法更有效。例如搞点贪污腐败、阴谋诡计、小心算计等能让自己不吃亏。且慢,我们翻开史书,会发现历史上没有一个小人能成就大事业的。小技巧只能让人得意一时,如果品德有缺陷,时间一长终究会露馅,因为言行不虚情假意,终究成不了大器。当然,学些做人的技巧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修炼品德才是你成功的根本。而速成的技巧与捷径只是次要作用的。否则小技巧只能带来小成功,但是会妨碍你的大成功。很多教成功学的书都注重技巧,而对品德只是草草带过,品德只不过是用来妆点门面,认为要紧的还是认为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魅力、人际关系技巧。但这都不适合做大事的标准,只适合短期、弱性关系的情况。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以前我们相处的是小圈子,跟别人相处的时间也短。由于跟别人打交道时间短,很多朋友过往匆匆,不需要深交,因此你的小伎俩别人也太计较,或者你自以为没有露馅。但是以后你将身在更大的圈子,要面临更大的竞争,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跟别人相处更长的时间,并且要有更深的关系,才可能成功。时间可以验证一切,过去的小技巧就不适合生存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品德和境界相应的提高。一个没有境界的人不能成功一个人没有境界,就会造成你拥有的很多,但与你的承受能力不匹配,很多暴发户就是这样。就好比你打了很多猎物,但是没有地方存放。你水很多,容器不够大。海能纳百川就是因为有大境界。没有境界,只追逐名利的人跟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因为你会迷失自己,被名利牵着走,成为名利的奴隶。没有境界的人追逐名利是做加法,一点点的累积名利;而知行合一的人是做乘法,是质变到量变。前期的名利可能比较缓慢,一旦有一个突破,就可以无限复制,无限扩张,一下子名利双收,名扬天下。没有人愿意去做小人。但对于很多有小聪明,但本质是善良的人来说,小聪明的习气经常被人诟病,想改,想变得想有大境界,但是又怕吃亏,因为小聪明能保护自己,所以一直苦于没有具体的方式。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知行合一告诉你办法。知行合一的现代化解读之一就是言行一致。其实小聪明的人,要把小技巧收一收,把实际行动再多做一做。这样别人就会觉得表里如是真诚的,是踏实的。别人才改肯为你付出,帮助你,并委以重任。我不是要把你变得更傻。是要你有大境界,而不是小心眼;有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身心和谐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以上说的是没有境界的人不会成功。还有追求境界但是过于迂腐的人也不能成功。因为你的精神已经是出世,而你肉身却是在入世。精神层面,是高处不胜寒,而你的肉身却地位卑微。精神境界与肉身地位存在一高一低的矛盾。而知行合就是把你的精神和肉身的高度统一起来,用“行”去把肉身提升一个档次,把“知”尤其是对其他人的态度降低一个档次。高度都查不多,这样才和谐。说到底,就是你的境界和你的能力两者要和谐;你的精神和你的肉身两者要和谐;你的容量和你的拥有,两者也要和谐。人必须要追求圣贤之道,但是又不能迂腐;追求圣贤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追求圣贤一定不会成功。一个成功人士内心的发展历程人和历史,都是在螺旋式发展中前进。在一下路线中周而复始:“立志——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这个轮回往往要经历十几次,人才逐步成熟起来。人们追求境界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往往是走三步,退两步。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现在所处不同的环节,有的是从追求圣贤倒退回来,因为总是碰壁,所以变得失去信心;有的是追逐名利,想要把境界提升上去,但是又难以割舍小聪明。其实这两者都不算什么大困难。人生以后的路途还很长,如果把这段经历放在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年轻人都是在初级阶段,无本质相同。每个人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否定自己中成长起来,不断对之前的信仰产生怀疑,然后根据实际不断调整的过程。所以年轻人要学会变通。以前历史书上把人物简化,是为了按某种要求教育孩子。所以孩子们从小养成了非白及黑的观念,从来都没有中间地带,结果让我们误以为这个世界要么成为圣贤,要么成为小人。现在我们要知道知行合一的真谛,圣贤之路是可以变通的。阻碍年轻人成功的另一个障碍,就是太自我,不重视依靠团队的力量,不重视与别人的真诚交往。其实年轻人成功的关键不是靠个人的技能,而是靠朋友圈的帮助。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知行合一”:个人就好比是一个工厂,“知”(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工厂的产品,“行”是市场营销,把产品(知识)卖出去获利,而朋友是你这个工厂的经销商。朋友越多就代表你的经销商越多,你的产品(知识)就能让更多人得知,你赚的就越多。把自己变成股票那么,怎么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呢?尤其是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来说,你此刻不可能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可以给朋友,那么你靠什么吸引朋友和贵人?没有钱,可以靠你的境界!境界越高,朋友越多,有境界的人才能获得大成功!有境界的人就可以把自己变成一支潜力股,让人一眼就看到你未来升值的潜力。因为朋友会觉得,由于你的境界符合一个普世的规则和道理,所以其他更多的贵人也对你有同样预期,愿意帮你成功。所以善用知行合不仅可以让自己受用终生,也可以让一个公司、一个组织有更大发展,让现在还是很平凡的自己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帮助自己。人们一眼就会看到你未来的价值,而愿意跟随你。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人觉得你有境界呢?让人看到你未来一定会成功呢?因为你符合了这个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很多年轻人失败的原因是分不清什么是主流的,什么是边缘的。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技术会变,潮流会变,风格会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千古不变的。这就是人性,人性永远不变。并且人性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比其他技能、比其他天文地理都重要。但是,年轻人过度追求变化的东西,而忽略了千古不变的主流的的东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分辨边缘与主流年轻人怀才不遇的真正原因,因为分不清什么是主流的,什么是边缘的。年轻人往往自以为是,喜欢特立独行,去开创自己理想的国度,而不屑于与主流为伍。但是往往碰的头破血流。这是因为年轻人认为自己时尚潮流是主流,实际上在整个社会却是边缘。所以,自身所在的小空间供血不足,穷困潦倒,难以为继。何为主流?何谓边缘?油盐酱醋、钢铁资源产业是主流,人的长百年的基本需求,时尚娱乐产业是边缘;传统产业是主流,互联网是边缘;夕阳产业是主流,高科技是边缘;社会制度是主流,新技术是边缘;在中国中老年人是主流,年轻人是边缘……年轻人必须先融入主流,用知行合一抢占资源年轻人要想有大成功,不是靠你自己的技能,而是主流社会给你的帮助,因为你成功所需要的资源都在他们那边。所以年轻人不能老闷头忙自己喜欢的,否则永远只是边缘人物。你必须先融入主流,与他们为伍,了解主流的规则,去主流抢占资源,主流的规则其实就是做人,就是利益,就是要你学会尊重人性。你在懂得尊重别人利益的同时,自身也在逐渐提升。习惯成自然,你的内心会慢慢发生化学变化,由之前强迫自己成习惯,变得真正成熟起来,真正懂得去尊重别人,去喜欢别人。所以这个社会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在你学会懂得人性的同时,也推动着你自己境界的提升!能力与做人的二八原则很多人以为,成功主要是靠我自身的技能,然后我再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就是完美了。有就是说80%靠技能,20%是靠做人。但是你错了,实际情况是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做人与技能的比例其实是有一个年龄阶段的分配。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学本领,技能是进入社会的入场券。但是以后,做人就占主要。从总的人生来说,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同样,有很多人认为成功主要是靠个性和魅力,其实也错了,品德和境界才是主要的。也就是说,80%靠品德,20%靠魅力。在个性的选择上,有人觉得我的个性是我与别人区别的标志,然后我在80%的个性基础上学点20%通用的处世的技巧作为润滑剂。其实也错了,真正的做法是你80%的基础是你的境界,是通用的对人性的认识,而只有20%是个性,是你与别人的区别。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技术会变,潮流会变,风格会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千古不变的,这就是人性!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吃亏与沾光提升境界不是一句话那样简单,因为在提升境界的过程中,有很多付出,要吃很多眼前亏。所以有很多人很难一下子心胸宽阔起来。其实,这只是牺牲短期利益,而收获长期利益的过程。第一种情况,为朋友的付出,等于你把钱存到了朋友那里,以后朋友会回请你。另外一种情况,你在这个朋友身上现在吃亏,以后朋友没有回请你,但是你也可以在别人身上赚回。因为别人通过看你的行为,知道你是一个有境界的人,所以更愿意来帮助你。境界很低的人,只关注眼前利益;境界高的人会关注长远利益,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自信,所以不在意牺牲眼前利益。互相利用与感恩精神为什么要学会做人?是需要在这个社会建立起你的信用。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是告诉整个社会,你现在帮助一穷二白的我,我以后会支付高额的利息给你。人都是在感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实际行动证明,来提升你的信用额度。只有别人觉得你感恩的信用额度越大,才会愿意更大的付出来帮助你。但是很多年轻人没有意识到感恩精神对自己成功的重要性。觉得自己懂感恩,其实大部分的人还不懂。感恩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功利。很多人觉得感恩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今天我帮你,改天你必须要回报我。这其实不算是感恩,而是偿还、互相利用,双方境界都很低。感恩其实是一种大境界。是自发的一种对任何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或万物的感激,并且也不在乎对象是否还有利用价值。感恩不是靠别人教,你的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教你要如何孝敬他们。百善孝为先,一个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或者只说不做的人,是不会懂得感恩精神的,也别指望他会真正对别人好。即便现在表现的很好,也只是互相利用而已,以后一旦你没有利用价值,他保准忘了你。总之,知行合一不是教你为人处世的技巧,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言行一致!提升你的境界,积累你的信用,让你获得更多的人帮助。利用知行合一可以打败比自己强一百倍的敌人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比你强大很多倍的敌人,怎么才能轮到你获得成功呢?不用担心,首先学习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让你提升境界,获得更多人帮助;其次,知行合一让我们其他人更明白行动的重要性,勇敢去做,占领先机。不要惧怕自己实力的弱小。朱元璋做过乞丐,但是他的成就比很多懂得更多知识的圣人要大!因为他做了圣人知道但是却不敢做的事情。很多老板的知识都比不上经济学教授,但是他们比教授更有成就,就是他们做了教授知道但没去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也是这样,不要小看自己的卑微。只要你知行合做到了现在很多厉害的人不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你的成就必然超过他们。可能你没有他的技能高,但是可能你比他更懂得变通;可能你没有他的资源多,但是你可能境界高而吸引更多的朋友相助;可能你比他各个方面都比不上他,但是你有一套组合流程,或者你的公司(组织)可以胜他。最后一点,知行合一不仅是是最实用的成功工具,也是最高的修身智慧。但是要领悟知行合一必须是靠实践,这篇文章或这趟讲座,只能促进你去实践,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白费。
30、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31、“知道是行的想法,行是知道的工作;知道是行的开始,行是知识。”它意味着道德是人类行为的指导思想,是按照道德要求实现“良知”的努力。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思想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是“良心”的完成。
32、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理论重点是什么?有必要作深入探讨。我认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重点是在“行”字上。理由有三:
33、“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34、阳明先生的学说被人称为“心学”,显然是以认知为主导、主体(人心)为主导的一种世界观,而且主导者是同一个:本体,不是知和行有分别的主导。所以即使非要讨论知和行哪个更主导,也会是“知”。他后来的另一个主要概念就是“致良知”,也说明了这点。
35、因为他没有赋予健身一个重大意义,他们想的往往只是有个好身材去装逼。事实上装逼这件事虽然人们经常做,但它对人并没有什么鞭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