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警句及解析
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名言警句及解析)。
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儿子的严加管教。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难成大气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孟子名言警句及解析)。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7、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9、(1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10、(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11、(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2、(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13、(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 词目: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出处: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澹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经时济世,可悲地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却哪里来得及! 词 目:上善若水 出 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文化释义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上善若水”,是说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说的:“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尽力去为。水的这种特性,可谓之“上善”。
16、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7、(赏析)在“鱼”和“熊掌”的价值选取对比中,人们倾向于价值高的熊掌。以此譬喻,在“生”和“义”的对比中,孟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义”。因为人的一生中,“义”比活着更为重要。“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舍生取义”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成为中华民族志士仁人高尚的价值取向。
18、(赏析)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0、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关孟子名言警句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3、(赏析)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布满正义、布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它是由积累正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是一种内心下的正义所支配的勇气。这浩然之气,养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养在岳飞的《满江红》里,养在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养在于谦的《石灰吟》里,养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2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25、(2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26、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7、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
2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9、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3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
31、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2、(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33、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3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5、(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36、(1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3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3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9、(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40、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
41、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42、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这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而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这是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却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43、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4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45、(赏析)面对贫穷的折磨、暴力的威胁和富贵的引诱,孟子的这句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46、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7、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4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北宋苏轼《水调歌头》)
49、1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5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52、(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53、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54、(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55、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56、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57、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58、(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59、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60、(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61、(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62、(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6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64、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65、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66、(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67、 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6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69、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70、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7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3、 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7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75、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76、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宋•夏元鼎《绝句》)
77、(2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78、(7)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79、最全!新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生字,拼音,组词,笔顺
80、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8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8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3、提前学习!新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生字,拼音,组词,笔顺
84、(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85、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86、梁惠王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87、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88、10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8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9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