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讽刺了什么
1、 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2分)
2、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3、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4、说起来,拼图的坑其实比乐高还要大!这是一份跳坑指南。
5、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6、《叶公好龙》故事内容: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分,不能控制自己。
7、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选好自己喜欢的故事(题材为故事、寓言均可);
9、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叶公好龙讽刺了什么)。
10、孩子们现在真正需要做的,是要知道出题人的出题意图、答题技巧以及踩分点。
11、几年前,经常在网络论坛上厮混,免不了有时跟人打嘴仗。嘴仗打多了,就发现有许多人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甚至有些人连最基本的逻辑常识都没有。于是,有一天我在微博上发贴,感叹以前高中语文课本中有逻辑知识,现在都删掉了,到大学后,主要是专业知识学习,只有极少数专业会学形式逻辑,这就意味着大多数中国人一辈子就不可能再接触专门的逻辑知识了,这是我们这个社会逻辑思维能力整体低下的原因之一。我呼吁应该在中学阶段开设逻辑课。
12、在古代中国,龙是个管水的神灵,而叶公是个水利专家,叶公画龙代表了叶公一心想治好水利的志向。叶公好龙是事实,叶公怕真龙是杜撰,叶公好龙的故事讽刺的对象也不是叶公。然而,人们往往对事物只看表面现象,不看本质,误会就这样造成了。
13、历史上,真实的叶公确有其人,本是楚国王室贵族,其曾祖父是那位问鼎中原的霸主楚庄王。叶公乃沈尹氏,名诸梁,字子高。约生于公元前528年,死于公元前470年,跟孔子是同一个时期的人。
14、率民众修筑的东、西二陂,可灌溉农田数十万亩,这项水利工程比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之当地百姓世代感念其恩泽。
15、不了解子张、鲁哀公的那段故事,不知道刘向辑录那段故事的目的,在完全脱离子张讲这段寓言的具体语境后,可以读出什么信息呢?能读出道德问题、思想问题、作风问题吗?实事求是地说,我不能。在我看来,独立地看这段文字本身的意思和逻辑,它说的实际上是艺术和生活的关系问题。
16、 叶公(沈子高)喜欢龙,钩刀上雕刻着龙,凿子上雕刻着龙,凡是屋室刻花的地方都雕上了龙。这时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这样喜欢它,就降到叶公家,把头伸进窗户来探看,尾巴
17、出处:《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18、录制故事的时候,调整好状态,尽量不要重复吞吐,如果录得不好可以重新录制一遍,争取以最好的状态。
19、原来叶公是这么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历史误会是如何造成的?或者说是谁在丑化叶公?
20、叶公好龙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但他没有爬山涉水去找传说中的龙,以求亲眼一见;也没有想方设法抓一只龙来养在家里,天天观赏。他只是毫不厌倦地在一切器物上都刻划上龙的形象,以求赏心悦目。这不是艺术,这不是审美吗?用已经说得非常烂的话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审美需要审美距离。龙成为了叶公的审美对象,当然就跟生活中的龙拉开了距离。
21、小学时期是不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最好时期,我没有研究过,不好下结论。但我特别反感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用充满了逻辑的错误的课文。这些课文不但无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有可能损害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塞翁失马”“杞人忧天”“画蛇添足”之类。这里要说的“叶公好龙”也是一例。
22、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23、孔子曾听闻叶公的善政,特意前来拜访与其交流治国方针策略。两人还讨论了伦理道德的标准问题,对于亲人犯罪,孔子主张“为亲者隐”,叶公主张应“大义灭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论政”。由于叶公的政治主张与孔子大相径庭,由此很不招孔子门人待见,杜撰了“叶公好龙”的段子来抹黑叶公。
24、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