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1、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不是我家的果,所以请您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意思,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3、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4、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山农词》
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6、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8、(简析)牧童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9、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____黄庭坚《牧童诗》
10、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11、——《牧牛图》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
12、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3、——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4、 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15、——李涉《牧童词》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16、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17、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18、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__袁枚《所见》
19、迍邅已穷极,疢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
20、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1、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22、《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23、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描写儿童的诗句《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24、识字粗堪供赋(fù)役,不须辛苦慕公卿。识字勉强能够应付租税劳役就好,不需要辛苦读书羡慕王公贵族。粗堪:勉强能够。供:应付。赋役:租税劳役。不须:不必要。
25、《巴女谣》唐代:于鹄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释义: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26、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27、《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8、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29、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30、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31、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32、《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3、(简析)一个小牧童拿着三尺长的竹鞭,骑在这头老牛背上,驾驭老牛,竟然把老牛都吓得颤抖。一边是小小的牧童,一边是庞大的老牛。可是小牧童威风凛凛,怡然自得,老牛却乖乖驯服,甚至瑟瑟发抖。诗人黄庭坚,下笔为之,写得多有趣味,多有姿态。
34、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5、《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朝代)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词译文) 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36、《牧童》 (作者)吕岩 (朝代)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词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37、《牧童》(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3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夏日田园杂兴》
39、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4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4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2、 “卧吹”二字,使人分明想见到仰卧在莎草中牧童天真,快乐的模样。悠扬的笛声,又使人体会到山谷中的清幽宁静。“莎草绿”照应了前面的“春雨细”,使人感到山村中的一切都是那样和谐、恬淡、清新和充满生机。最后二句,是牧童正面形象的特写。憨顽的放牛娃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全副武装的勇士模样,“不怕猛虎欺黄犊”更是一语点出山中牧童那种勇敢无畏的强俘性格。诗人用那生动的笔触,以一种简洁传神的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山中牧童图”。那清新、活泼,近乎口语化的语言,更使全诗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和人民有着较广泛的接触,如果不是向民间文学学习,从民歌中吸取营养,是不可能写出这样一些较好的作品来的。
43、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
44、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45、这首描绘春天风光的小诗,是诗人闲居农村时的即景之作。
4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7、(语意理解)篱落:篱笆。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48、——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