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意思解释
1、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每个人都应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这样才能进步。
3、(例句):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既能涨工资,又能获得领导好感,得到升迁的机会,一举两得的事情,多好哇。
4、(语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5、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孙中山读书认真,功课完成得很好。有一天,他因为不懂书里的意思就站起来请求先生讲解。
6、在教学态度上,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态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的思想。
7、小故事,大智慧,拼智商,比实力,尽在“数魂”,数学带给你不一样的世界。
8、(反义词语)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师心自用、自以为是、目空。
9、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非常聪明,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而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不耻下问的意思解释)。
12、遇到问题向比自己强的人求教是比较常见的,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孔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感到羞耻。
13、如果你喜欢一米姐姐讲的故事,请一定要(星标)我们哦!(文末有设置星标的步骤)
14、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15、一个谦虚的人会不耻下问,因为他知道,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
16、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1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8、 在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非常谦虚,为人正直。当时的社会有个习惯,就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要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值得这样去赞扬,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赐为‘文’呢?”孔子回答:“孔圉聪明机敏,勤奋学习,又能向地位低微、学识浅薄的人求教而不以为羞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经过孔子这样一解释,子贡服了气。
19、(6)下问:向年纪、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20、另外,经常留言、转发、点(在看),也有助于我们每天都能见面哦!抱紧我,从此不走散~
21、(近义词语)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敏而好学、虚怀若谷、移樽就教。
22、不耻下问,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23、(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4、 在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他老人家却很有自知自明,他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25、出处:出自《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翻译:只要你不自视贤能,天下就没有人与你争贤能的高下;只要你不自视功高,天下就没有人与你争夺功劳大小。)
26、(反义词)有问必答、神气活现、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居功自傲、好为人师、师心自用、自高自大
27、家长要提醒和鼓励孩子不仅要不耻下问,而且还要不羞与上问。
28、理解 understand 美(ˌʌndərˈstænd)
29、《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0、朋友们,如果穿越到历史,你变成了孔子,身处孔子的环境,你会问不懂的问题吗?想一想,留言给一米姐姐吧,你的留言其他人也都能看到呦!
31、(解释)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
32、译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33、因为他不耻下问,所以他能把各种事情都处理得很好。
34、(反义词)有问必答、神气活现、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居功自傲、好为人师、师心自用、自高自大
35、(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36、《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7、(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
39、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40、文章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学生读书比作唱歌,形象地写出了学生读书的状态。从同学们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家是非常怕先生的。这与孙中山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出孙中山不懂九问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41、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2、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43、(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44、敏而好学:拼音是mǐnérhàoxué,意为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45、(反义词语)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师心自用、自以为是、目空。
46、(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7、来源:本节目所有权归平谷区亲子阅读协会所有
48、于是去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称号?孔子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活,而且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49、↑↑同学们,点击上面“小扇形”可以收听精彩内容呦!
50、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51、据说有这些手纹的人都是上天的宠儿,注定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