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
1、《狂人日记》中,有一句话首先使我们内心一震,“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短短不过十四个字,但却将“狂人”这个形象给深深地刻画出来了。我很惭愧,为何当初品不出来?
2、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3、正因为有了这种共同的解读,《狂人日记》才被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一个文学范本,通过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
4、鲁迅所说的“铁屋子”,超越他个人生存空间,也超越以中国文化为边界的空间,那些参加世界大战的人其实都是在这样的“铁屋子”被闷死和杀戮的。鲁迅对人类是有终极关怀的。只是,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5、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6、进入1918年的世界,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十四点协议,列宁组建苏联红军,签署《布列斯特和约》,迁都莫斯科。这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瓦解。1918年的中国,多次多地发生地震,北洋政府获得日本善后借款,“护法运动”彻底失败,北洋军阀分裂,中国进入深刻的政治动荡阶段。留学多年的鲁迅对于国内外大事一定是关注的。
7、进而,主人公做出了一个宿命性的预言:人类如果不求悔改,就会同归于尽。“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的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狂人日记)。
8、他们这样盯着我,都是因为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在文章中鲁迅讲的“我”绝不是鲁迅本人,而是被封建制度迫害的牺牲者,当时大家认为“我”是疯子,而读后我们会发现,只有这个“疯子”的视角才是正常的,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礼教吃人、家族制度吃人”以唤醒那些被封建制度麻醉的人们。
9、鲁迅的诸多思想被钱理群潜移默化传承。在退休之后,钱理群退回书斋,继续靠写作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忧虑。点击图片查看往日文章《钱理群:读懂“他妈的”,才能读懂鲁迅》。
10、(1)借实行虚,以虚证实。小说选取狂人作为主角是个十分精心的安排。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的那个社会里,一切都已经习惯了,一切都视为当然。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是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了惊心动魄的概括。
11、阿丁,1972年生,小说家、画家。著有长篇小说《无尾狗》《我要在你坟前跳舞唱歌》,短篇小说集《厌作人间语》《寻欢者不知所终》《胎心、异物及其他》,随笔集《职业撒谎者的供述》等。
12、《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13、 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14、这本书中,有很多“吃人”。有很多人因为利益等,而把人“吃掉”。当然,还有另一种吃人:旧社会中,人们认为血馒头吃了能治肺痨,于是,在处决犯人时,便有人想刽子手买人血馒头治病。这种就是真正的吃人了。在这两种吃人中,当然,第一种较多。
15、呜呼!我们安静整洁的教室!呜呼,我们鸟语花香的校园。施工告示牌上分明写着,楼层:六层,工期:六个月。我怕得有理。
16、钱玄同向鲁迅约稿,因为鲁迅具有创造新文学作品的潜力,又是典型的“新派”人物。而鲁迅因为接受此次约稿,创造出《狂人日记》,在整个文学界破茧而出。《狂人日记》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点。《新青年》从刊载《狂人日记》这一期开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可以这样想象:《狂人日记》播下了五四运动的第一个种子,《新青年》月刊4卷5号刊吹响了五四运动的“集结号”。
17、我继续阅读下去,让这些文字一次又一次地冲撞我的大脑。直到文章最后作者的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我那深深被感染的大脑之中,仿佛看见了鲁迅先生在那个时代大声地呼喊,我再一次被这文字的魅力感染了。
18、鲁迅曾讲述过一个万难破毁的铁屋子的寓言,“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这寓言用来解释《狂人日记》,却是另一种形态:狂人大嚷起来,但没有惊醒熟睡的人们,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嚷的是一个疯子,而狂人最终也发现自己原来是疯子,所以也复归于熟睡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一切照常,“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更没有惊恐万状与死前的颤懔。毁灭将在无言中在沉默中进行而不再有狂人的呼喊。
19、《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狂人日记》读后感前两天,老师要我们看鲁迅的书,妈妈便给我找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
20、于是,历史上本该温馨的一天,被我这个不解风情的小子浪费在了美梦当中。
21、从文学角度而言,《狂人日记》依然值得重读,那条有着与“吃人的人”同样眼神的鱼,作为醒目的意象出现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中,以及,大先生以青涩的初生汉语推进叙述,却丝毫没有滞涩“狂人”意识的流淌,百年后读来依旧顺畅,文本的先锋性仍然存在,其光芒能把今人的某些所谓先锋文学羞死。至于“狂人”思维的锋芒,“狂人”之忧郁、焦虑、悲愁、苦痛,时至今日仍旧沉重无比,“狂人”的发问也依然锐利到可轻易穿过时空之阻隔,在现世鸣响——“从来如此,便对吗?”现实语塞。
22、不仅如此,他还看到了这吃人礼教的虚伪,因为"吃人"是不被直接写进历史的,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在每页"仁义道德"的字缝里才看得出来。
23、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
24、张楚,1974年生,作家,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樱桃记》《七根孔雀羽毛》《夜是怎样黑下来的》《野象小姐》等。
25、这个故事我看了四遍还只是一知半解。主人公的害怕,使我大致了解封建社会的可怕与可恶,他那一系列的想象令我毛骨悚然!我还小,不能完全读懂,可至少我知道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吃人这种可怕的现象真的存在。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26、狂人最大的"发现",就是看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7、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