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
1、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2、按照制作技术的不同来分类,又可以分为手抄大藏经、刻版印刷大藏经、石刻大藏经等等。
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4、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34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佛经经典名句佛家经典的醒世禅语(佛经经典)。
7、前面经典多是讲修行、开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当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经中之王,如果你要消灾、免祸、求福、避免遭三恶道苦,那么首选《地藏经》。
8、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坛经》
9、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10、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1、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佛教语录
12、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3、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4、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 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16、那边那个穿得像母鸡一样的疯婆子就是顾里,旁边那个摔的四仰八叉的是她的男朋友。
17、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佛教语录
18、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19、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20、 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21、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22、 四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3、19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弘一法师
24、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25、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6、 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27、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28、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9、8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30、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31、 三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32、---杂阿含经卷二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
33、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最上乘,而且懂了《楞严经》成佛非常容易,如顺风扬灰,和《法华经》一个调调)
3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3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36、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
37、在梦里,连上帝都通过画外音对我说,你这横冲直撞的人生会有个什么样的结尾,我也持观望态度。
38、26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39、若有本经住世,则正法得住持世间,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即不能得逞。然而本经若灭,魔力则无有能制者。佛弟子要趁此经典尚在之良机,于菩提道深种善根因缘,速修无上。
40、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1、小乘佛教的代表是《阿含经》,而《般若经》包括《阿含》教理,比如《大品般若经,问乘品,广乘品》详述以“三十七道品”为主的声闻道。所以受持《般若》也等于受持了《阿含》。
42、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43、 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差")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44、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4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6、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