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忏悔的佛经名句
1、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2、我坐色空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
3、当被伤害时,如果这种伤害能在时间中被抚平,那么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原因,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了此一生。复旦大学教师陈果真的希望能听到房地产界的一篇哭声,在今夜。
4、八者常随佛学 我们时时以佛为学习的榜样,对佛的教法要依教奉行。总之,要诚心忆佛,从因至果,引得心智,随之而学。常常如此,始终不变。
5、 因请问。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诚心忏悔的佛经名句)。
6、凡事都不可太过极端、绝断,你给别人留了空间,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留下了很大、很多的回旋余地。所以说,人生固然是需要努力,但是是不可使尽,福不可受尽,话不可说尽,规矩不可行尽,要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适可而止方为妙。
7、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若说此经时,有人恶口骂,
8、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华严经》
9、普贤,梵语称“邲输跋陀”。在《悲华经》的记载中,当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普贤菩萨当时为第八王子“泯图”,在宝藏佛前,发愿要在像娑婆世界一样不清净的国土中,修菩萨行救度众生。更应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使其庄严清净,就如同“青香光明无垢世界”。同时要教化无量的菩萨,令他们心地清净,都能趣向大乘佛法,使这种发大心的菩萨都充满他所化度的国土世界。宝藏佛即为他将“泯图”这名字,改号为“普贤”,并授记他未来在北方“知水善净功德世界”,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号为“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
10、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
11、失去的东西,有必要去追讨吗?佛曰: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讨。
12、苦海难渡入佛门渡入佛门省自身省自身心忘红尘心忘红尘苦海难。
13、忏悔是人真心悔罪,上帝赦罪,是人认识自己的败坏,认识上帝无限爱的途径。
14、(3)普贤表证空出缠法界,《华严经》说:身相如虚空故,善财见之,即得智波罗密者,依体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证大智,显其有智方证理故。
15、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6、.昨天与今天,我们该如何把握?佛曰:不要让太多昨天占据你的今天。
17、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经》
18、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众曰:善恶何致相反?中峰令试言其状。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
19、2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大方广佛华经》
20、大乘百法明门论19:因地修福时心甘情愿起欢喜心去做的,以后得果报就很自然顺利
21、菩萨作一切功德,都是为了一切众生,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切善行福德不起贪着之心,经文中说:‘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悉皆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回向的内容有三种:(1)回自向他:凡作一切功德、悉当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2)回因向果:将自己日夜善行念诵佛菩萨名号真言,经文善行乃至佛法中一丝一毫利益悉皆回向众生觉悟圆成佛道。(3)回事向理:从法理上认识,所作的一切功德,即因缘所生法,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佛说功德,即非功德,是名功德。
22、2若诸天人,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诵持大悲神咒,于现生中,一切所求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大悲心陀罗尼经》
23、10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24、※五蕴如梦无自性,响、影、焰幻化无自性。若法无自性,是法无相,是法一相,若法无相,所谓无相。
25、庙宇未必有真佛,闹市但许有高僧。何处不红尘?何处无佛陀?何时、何事、何处不修行?《佛经》
26、但是我觉得他们也不是和现在的社会那么合拍,也是陈旧的东西。所以一个作家只能写出一个相对正确的东西。
27、处众无所畏,广为分别说,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
28、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29、锱铢扬芬馨,寻尺招瑕颣.淹留郢南都,摧颓羽翰碎。
30、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看见别人的过失和不足呢,不是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是我们自己的心胸太狭隘了,容不下别人的错误或过失,也是自己眼拙,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31、3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如来。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大方广佛华严经》
32、在《华严经▪十忍品》里,普贤菩萨为菩萨摩诃萨提出十忍,若得此十忍,即能于一切佛法无碍无尽。
3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34、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35、穷时,要少在家里,多在外面;富时,要多在家里,少在外面。穷时,钱要花给别人;富时,钱要花给自己。穷时,不要计较,对别人要好;富时,要学着让别人对自己好。穷时,花钱给别人看;富时,花钱别给别人看。穷时,要把自己贡献出去,尽量让别人利用;富时,要把自己藏好,别让人随便利用!
36、家,很平淡,只要每天都能看见亲人的笑脸,就是幸福的展现;爱,很简单,只要每天都会彼此挂念,就是踏实的温暖。幸福并不缥缈,在于心的感受;爱并不遥远,在于两心知的默契。心,只有一颗,不要装的太多;人,只有一生,不要追逐的太累。心灵的愉悦,来自精神的富有;简单的快乐,来自心态的知足。
37、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与人为善;第爱敬存心;第成人之美;第劝人为善;第救人危急;第兴建大利;第舍财作福;第护持正法;第敬重尊长;第爱惜物命。
38、忏悔是心灵的痛悔,是人人格分裂产生犯罪后走向贞洁的必由之路。
39、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40、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41、2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大集经》
42、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佛教有哪些经典句子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当下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