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好人还是坏人
1、从黑帮老大被戴绿帽子一事,可以看出:在与人翻脸时,黑帮老大的表现手法绝对堪称教科书级的翻脸典范。这种翻脸法,在表现形式上有“看不出翻脸的翻脸”的特点!如果用一句话形容这种高能翻脸的话,那就是狠、辣、绝,且滴水不漏!(杜月笙是好人还是坏人)。
2、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却又有颗爱国心。黑、白两道通吃,政、商两界游刃有余。能做到如斯地步,缘于杜月笙深谙“为人处事”之道。
3、同年11月,孟小冬搬离坚尼地台18号的杜宅,迁入铜锣湾使馆大厦,从此深居简出。
4、杜月笙首先在民族大义上绝不含糊,曾经大力支持各方抗日(包括八路军)。
5、1948年春,他参加了国民政府召开的全国宪政大会,称赞蒋介石为总统。为了挽救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蒋介石派蒋经国到上海进行市值改革,发行金元纸币。
6、1951年8月,64岁的杜月笙在香港病逝,杜先生生前千金散尽,死后并无多少财产,据陆京士的《杜月笙传》记载,遗产共有11万美金,折合港币60多万,家人们在病榻前,由陆京士宣读后,几个老婆几个儿女简单的就分割完毕,因孟小冬是明媒正娶,所以分得遗产2万美金。孟小冬,1908年生于上海,曾被梨园界誉为“冬皇”,图为在香港的孟小冬。孟小冬是在解放前夕才以身相许给杜月笙的,当时社会形势突变,孟小冬只能寻一位靠山,多年来对他青睐有加的杜月笙是合适人选,尽管此时杜月笙60岁,又已经病了,还是相信他实力是很雄厚的,于是刚过40岁的孟不冬跟着一块去了香港,谁知道杜月笙在弥留之际只有这么点钱,当她分到2万美金时,第一句话就是,这怎么够!图为孟小冬收徒仪式时,弟子向师父行跪拜礼。所以孟小冬在海外漂泊的生活是比较凄苦的,平时锦衣玉食惯了,遗产很多被花完,为了生活就开始收徒弟,挑选的不但要有戏曲天赋,还要口袋比较殷实的,比如1952年收的钱培荣,他就是位商人,比较有钱,正式拜师后就负担起照顾老师的职责。2006年,102岁的钱培荣还接受过电视采访,他说,每个月都会送钱给老师,用以表达敬意,几十年没中断,一直到她去世。图为晚年孟小冬,她死后安葬在台北净律寺的佛教公墓。由于杜月笙的儿女们都逐渐迁往台湾,年老的孟小冬为免孤独,于1967年去往台湾定居,又收了徒弟蔡国蘅等人,以后的日子由蔡国蘅夫妇等人照料,而蔡国蘅接受采访时,他说,我跟老师的感情就跟母子一样,差不多每天都到她那里,所以失去了杜月笙的孟小冬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不缺衣食,1977年5月26日,因为肺气肿和心脏病的孟小冬在台湾去世,享年70岁。
7、因此,在没有杜月笙的日子里,低调的孟小冬,在金钱上是不需要特别发愁的!(杜月笙是好人还是坏人)。
8、来香港后,很多人都去探望他,他与各行各业的人交了朋友,他把钱捐给了需要的人,然而,他在香港没有自己的收入,没多久就陷入了财政困难。正如后人所说,他去借钱了,但是想想看,谁能像他一样花这么多钱?他手里还拿着之前借给别人的上亿套房产,但他从未索要过。他死后,都烧了,告诉家人不要讨债。
9、在香港,她一直是一个人,只有三只狗陪着她。
10、当时,杜月笙已经42岁,而姚玉兰24岁,姚玉英虽然岁数不详,但也应该是20岁出头。
11、贩卖毒品可以说是将整个旧上海都沦为了瘾君子的圣地,在这里只有在毒品的世界里他们才是最为开心和快乐的,比起残酷的剥削他们更希望更够生活在纸醉金迷的,被毒品所毒化的虚拟世界中寻找一丝丝的藉慰。
12、可此时最能安慰她的人却终日忙碌,在这种空虚寂寞且巨大伤痛中,无处排解的沈月英迷恋上了鸦片。
13、沈从文最“怂”的时刻:“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14、所以,后世都以“小三”来评价孟小冬。对于孟小冬的论说一直以来都是贬的。尽管她在京剧上有很深的造诣,对振兴国粹复兴名族文化也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亦有各位史学先生称她为“大家”,应该有一本完备的孟氏传记问世。
15、而杜月笙此时的基业已经很大了,又有那么多门生、好友需要照顾,数万人的身家前途都系于他一身,所以他不会跟王亚樵拼命。只是花个10万大洋就能解决一场生死大战,杜月笙自然得了其所,同时又可维系与王亚樵互不相犯的江湖格局,何乐而不为呢?
16、杜月笙一生娶了五个老婆,沈月英、陈帼英、孙佩豪、姚玉兰、孟小冬。
17、最后,他们把孟小冬葬在台北山佳佛教公墓。两旁植桂花数丛,馨香常萦,这个是她生前亲自为自己挑选的。墓碑上是张大千题的字:“杜母孟太夫人墓”。
18、王亚樵知晓一名工人因索要拖欠已久的工资被毒打时,十分气愤的他打造一百把斧头前去讨说法,害怕之下,工厂当即赔付工资,斧头帮由此声名鹊起。自此之后斧头帮将刀口指向那些没作为的官府和欺压工人和贫民的资本家甚至是军阀。
19、因为他抗过日,因为他干过修桥补路的活所以他就是个好人吗?哪有那么好的事。都是一些恶贯满盈,贩卖毒品,逼良为娼,买卖人口,甚至发国难财的家伙,偶尔捐出一点钱装作好人,就有人说他是个好人,还是去对被杜月笙弄死的人说把。
20、姚玉英脸颊微红,低头不语,不说同意,也不说反对,一切都凭筱兰英做主。
21、他当然也不会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很早的时候,他就开始在工厂上班的时候一边工作,一边偷鸡摸狗,偷到了没人发现,那便是自己获利,偷到了被发现了,顶破天也就是进派出所关上几天,出来以后,一切照旧。
22、对于杜月笙来说,他不是天生的富人,穷人太多他也不想当,因此他当了黑帮,这没有办法。虽然杜月笙当了黑老大后做了不少坏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抗战期间,杜月笙多次募捐赈济东北哀鸿,成立抗日救国会来反日抵抗日货的活动,国难当头,咱无法逃避杜月笙他所做出的奉献,就这一点真得为他点赞。
23、杜月笙是一个鲜有差评的非正面人物,他是典型的十恶不赦的大流氓,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你很难想象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会成为上海滩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并且混得左右逢源不失体面。
24、九一八之后,张学良因失了东三省被国人唾骂,只好躲到上海寓居,时为上海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主动承担了保护张学良在上海的安全,并声称,在上海滩只要有他在,没有人会动张学良。
25、杜月笙说过很多名言,其核心仍是脱离不了这“老三样”。谈不上多励志,更像是对自身处世之道的经验总结。 摘录几句杜月笙曾说过的名言: 1 .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脾气大。
26、虽然连张学良当时都不明白杜月笙为什么要拿钱摆平此事,这么做似乎是他怕了王亚樵,可殊不知,这正是杜月笙的高明所在。
27、杜月笙一生经历无数江湖斗争,遇到的敌人、小人数不胜数,然而真正让他翻脸的却非常少。
28、此后,杜月笙还成立了实业公司,成为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并且进入了报纸界,掌握了当时的舆论走向。可以说,杜月笙的财富在不断地攀升,这使得他成为了上海滩"三大亨之首",他生活的奢华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29、姚长海偏偏不是能控制住自己的人,阿芙蓉上瘾,让他单薄的身子更差劲了。人要是走了背字,真是喝凉水都塞牙,秦腔因为是地方小戏,缺乏新意,再加上人才储备不够,以至于演出机会渐少,最后姚长海失业了。
30、杜月笙有句话,叫刀切豆腐两面光,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能够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看看杜月笙接触的那些人,三教九流,不少跟杜月笙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甚至有利益利突,但最终都跟杜月笙成为了朋友。
31、但江湖经验还是让她说出了一句“刀切豆腐两面光”的话:“女大不由娘,她们的婚事,全凭自己做主!”
32、天生聪慧秀丽,气质高贵的小冬,一出道就是很多达官贵人、公子王孙心目中的偶像!
33、却不想,杜月笙只是说了句“这件事我知道了”,随后,命人给王亚樵送去10万现大洋,并从中斡旋,此事便迎刃而解了。
34、晚年的孟小冬生活的还算幸福,偶尔昔日老友或者杜家子女来看望她,没事就打打太极拳看看电视,身边也有许多的朋友陪伴,她平淡地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0年。
35、那时候的上海滩是黑道势力非常强大的时期,那些黑帮的人凭借自己强大的背景,专门欺负弱小,在上海滩这个地方横行霸道,市民们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王亚樵的斧头帮能在上海滩快速地树立了威信,还是因为他在为一位工人讨回公道的时候,让杜月笙让步了。连杜月笙都能给面子的人,其他的黑帮自然也就不敢随意欺负斧头帮了。
36、从上面来讲杜月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黑帮流氓头子,黑帮该干的他都干了个透,也害了数不清的人,在他崛起过程当中肯定也有很多阴暗的东西。
37、孟小冬拿走了杜月笙戴了多年的一条金表链,作为最后的念想,离开了四分五裂的杜公馆!茕居香港,深居简出虽然在杜月笙临死前,一再嘱咐孩子们要好好照顾没有子嗣的孟小冬,但杜月笙死后,大家也就各奔东西了。
38、这个曾经在旧上海经常是一身长褂,嫣然一副书生气,但是他曾经所做的那些勾当,即使在怎么给他洗白都是对时代和历史的极大侮辱。
39、说杜月笙真君子,那是因为他会花钱。杜月笙的钱来路不正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与黄金荣守财奴不同,杜月笙会花钱。
40、杜月笙的名下的大妓院在整个上海都很少有人能够和他一拼,几乎所有的人都要给他分红,他牢牢的掌握着这片旧上海的灰色产业链,那么这些妓院的姑娘从哪里来呢?
41、那一年的春天,在香港菽园严欣祺府上,由孙养农举香,孟小冬正式收钱培荣、赵培鑫、吴必彰为徒,15年间得学余派名剧12出!
42、要没前面帮忙这事,杜月笙就是拿着银票上门,人家也未必理。但帮了忙,还来送礼这就不一样了。
43、作为旧上海黑社会的大头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污点,但是,他也并非漆黑一团。在抗战中,他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特别是他任副会长时正值抗战前后,于救助伤兵输送物资、建立抵抗部队,做出了贡献。
44、是的,在香港平淡的日子里,孟小冬打打麻将、遛狗、看电视、练习太极拳,就是,就是不唱戏!
45、但最重要的是,在日本人找到杜月笙,提议日本政府出资三千万,与杜月笙合办“中日建设银行”,以此来打压宋子文创办的中国建设银公司的时候,他以国人不方便和日本人合作为理由坚定的拒绝了,当对方再次提出可以以他自己的名义开办银行,日本方面还会无条件的提供资金和服务的时候,又一次被他拒绝了。
46、青帮发展如此迅速的重要原因就是能够在各派政治势力中纵横周旋,甚至于在国际上活动。并且租界和革命d都需要青帮的帮助来保护自己或者收集情报。尤其1912年以来,国民d往来于上海也多借助青帮的身份掩护行动。
47、坏事没少做的杜月笙,终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曾高光一次,作出过贡献。
48、杜月笙修祠堂,章太炎专门写文章《高桥杜氏祠堂记》,里面把杜月笙夸上天了。
49、示人总是一副文质杉杉,儒雅气息扑面而来的杜月笙,深知外在形象的重要性。除了极力消除自身流氓的标签,也要求帮派手下,衣着整洁,服饰上一改传统短打的流氓装扮,谈吐不粗言秽语。诠释了什么是: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50、至于嫁人嫁杜月笙,那你得保证不得罪了他,不然你们全家老少,估计都得黄浦江里喂王八。
51、而在此之后,黄金荣便和张啸林、杜月笙结拜为兄弟,三人之间再无长幼尊卑之分,不仅如此,青帮内部也迎来了一次大洗牌,黄金荣退位,杜月笙占据了头把交椅。
52、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杜月笙依然保持他黑帮头子的身份没有变,在战争当中通过与沦陷区交换物资中饱私囊,在抗战胜利之后迅速接受上海,借用自己放大的影响力,继续干着那些黑暗的老本行。
53、杜月笙这个人,从小家境一般,长大以后也是自己白手起家最后成为了黑帮的大佬,所以这个人能力呢肯定是有的,而且当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很特殊,杜月笙还能到这一步,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54、崇拜杜月笙很简单,从社会底层成长为上海大亨,跨度之大,作为某丝逆袭的先辈,杜月笙值得崇拜。而且杜月笙大义无缺,抗战时立场坚定,手下门徒大部分血洒抗日战场,手中财富也大部分化为抗战物资,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去崇拜呢
55、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杜月笙参与组织了“上海市抗日救国会”,捐赠了不少的物资其中包括两架飞机。由于抗战中杜月笙为十九路军提供了大量军需,淞沪抗战结束时,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曾说:
56、以杜月笙当时的实力和黑白两道的人脉来看,显然是远在王亚樵之上的。但王亚樵是出了名的暗杀之王,其手下又聚集的全是亡命徒,与他死磕,肯定会逼得他狗急跳墙,这对杜月笙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57、最初,没有人敢告诉杜大老板,所以事情一直相安无事。但日子久了,杜月笙还是从周围人的言行中,看出来端倪。
58、但这并不表明杜月笙就是一个老好人,相反,他是一个深谙人性的角色。他的“三碗面”更是被无数人奉为人生准则。
59、2 . 我不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说明你还有用。
60、正是鉴于杜月笙在上海的影响力,当时的国民d和共产d都想拉拢他,前期他站在了国民d这边,等到解放军快要打到上海的时候,他却犹豫了,是留在上海,还是去台湾,或者出国,最终他选择了一个最佳的方案去香港。从这个选择也能看出杜月笙的精明之处。留在上海,他担心共产d会找他算账,去台湾他将一无是处。只有去香港最合适,这样既不得罪共产d,也不得罪蒋介石,两全其美。
61、实际上,孟小冬的晚年生活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奢侈,她多数时间深居简出,花销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移居台湾,一代名伶香消玉殒。再后来,孟小冬收到了四姨太姚玉兰的邀请,离开了香港,来到了台北。
62、在黄金荣的力捧之下,姚氏母女三个人声名鹊起,而她们主唱的大世界剧场,成了大上海最“火”剧场,而且没有之可就在这时候,杜月笙出手了,他找到黄金荣的儿媳妇李志清,请她出面当“红娘”,她想娶筱兰英的女儿,当自己的第四房夫人。
63、最后这支别动队,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在淞沪会战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也为淞沪会战作出了巨大贡献。据当时的别动队人事处科长文强回忆,他在战后收容被打散的别动队,1万多人的队伍,最后只收回了不到2000人,除去少数没有归队的,大部分人都在淞沪会战中战死沙场。
64、于是,作者略写了杜月笙在遇到孟小冬之前的部分,以杜月笙和孟小冬的情感为主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完全全为自己活着的杜月笙。
65、没错,就是同一个孟小冬,先嫁梅兰芳又嫁杜月笙。都是以妾的身份。
66、随后,母女三人的每一场戏,杜月笙场场到场。最后,杜月笙利用自己的手段,将“母女花”抱上了床。
67、谁都无法相信,这个朴素的普通老太太,就是当年红级一世,令无数人追捧的“冬皇”!
68、讲数的时候,王亚樵带着一帮兄弟来,杜月笙就只是跟张啸林还有黄金荣来了,其实就透露出一个意思,他跟王亚樵不比狠,不比人数,只比大家的面子。
69、他们两个分手了之后,孟小冬就去杜家的祠堂里面演出。当然,她这场演出主要是为了感谢杜月笙对他的帮助,在这场演出中,孟小冬认识了杜月笙的太太,姚玉兰。当时的姚玉兰呢,在度假是不太受宠的,他觉得孟小冬有非常大的潜力,于是,她就想邀请孟小冬搬过来和她一起住。
70、当侵华日军,从北平打到上海,有钱人纷纷跑路之时,杜月笙却硬是没走,还发动民间捐款组建新的空军,并自掏腰包购置了国民d空军的第一架飞机。
71、但章太炎偏偏对目不识丁的杜月笙青眼有加,不得不说杜月笙在做人方面实在是有一套,杜月笙的"笙"原本没有草头,由"生"改为"笙"正是章太炎的主意,后者果然要风雅许多。其他的大佬如"坤生名角"孟小冬、"乾旦名伶"梅兰芳等人,都与杜月笙的交情相当深厚,孟小冬和杜月笙之间甚至有一段姻缘。
72、《上海往事:杜月笙与孟小冬》的作者宋常铁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为了写这本传记这位史学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了写这本传记这位作家用了最唯美的笔调来刻画。作者在自序中写到“我们不试图说服谁,我们只能客观适中的为您还原一部生动的、引人深思的杜月笙和孟小冬的传奇情史。”
73、对文人及文化的尊重,使杜月笙比之黄金荣、杜啸林等更易融入上流社会。如何从社会的底层逆袭成旧上海滩的风云人物?这是杜月笙经常让人提及的原因 。笼络人心、会做人、讲义气,是杜月笙的三板斧。
74、孟小冬(1907-1977),北京宛平人,著名的京剧演员,民国时期有名的“冬皇”,出生于戏曲世家,师从京剧大师余叔岩,是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
75、有一段时间,黄金荣的大戏院请来了三位“母女花”,母女同台本来就抢眼,何况个个唱得醉人、长得醉人。
76、王亚樵当初成立斧头帮,也是因为作为工人的他知道工人们经常受欺负。工人在那时是一个非常弱的一个群体,他想改变工人们的现状。在成立了斧头帮之后,他也是尽力为普通的那些弱势群体讨公道,保护他们。他表面上是一个黑帮老大,好像不容易亲近的样子,但那都是为了在属下们面前表现出来的,他其实也是个好人。
77、筱兰英不愧是老江湖,精通人情世故,她被黄金荣请到上海唱戏,而李志清作为黄金荣的儿媳妇,自然代表着黄金荣,故此,这个红娘的面子够大,她实在是无法拒绝。
78、姚玉兰主唱花旦兼老生,而姚玉英主唱文武老生兼花旦,当时放眼后辈女伶,她们应该处于无敌的状态,只要一炮而红,唱上几年,那就会名利双收,筱兰英母女这辈子也就值了。
79、1949年蒋介石希望杜月笙同他前往台湾,共产d希望留在上海,最终他选择了去香港,病逝于香港,终年63岁。
80、可是命运是捉弄人的,因为女人唱花脸,违反自然规律,筱兰英唱罢多年,嗓子出现了问题,没有办法,她只能降低了自己的声调,在戏台上,用更加工整的身段,精致的念白和漂亮动作来弥补自己声调上不去的不足。
81、当时的上海只有三种人,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富人,一种是因狠变富的黑帮
82、在漯河,几乎没有人敢于与王华作对,因为与王华作对或者是挡了他的路,那么下场非死即伤——王华费尽心思聚集起来的那帮子流氓,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他们就像是王华手下一条条忠心耿耿的狗,王华指向谁,他们便撕咬谁。
83、蒋经国本来奉了上级的指示去上海进行一项“打虎行动”,而蒋经国作为蒋介石的希望,还有蒋介石的助力,只是没想到的是因为有了杜月笙联合宋美龄等人的阻拦下,最后这次行动就失败了,而蒋经国也只好逃回去了。
84、某日清早,迷糊中,沈月英感觉到床前有人,她定眼一看,立马清醒了。此时,面无表情立在床边的不是别人,正是杜月笙。
85、为了杜月笙对她的情意,孟小冬从此再也没有在众人面前唱过戏!
86、筱兰英急了,我在戏台上累死累活地赚钱养家,你却不务正业,她操起剪子,就开始剪头发,她扬言:自己要落发出家,佛门清净,不生气,还省心。
87、俗话说 :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除了善于察言观色,世故、圆滑、会做人,成了上海滩十里洋场对杜月笙的评价。
88、到香港之后,病入膏肓的杜月笙仍坚持给了孟小冬一场渴望已久的婚礼。
89、如果看当时的情形,姚玉英也有嫁给杜月笙的心思,可是她晚了一步。当时上海的老戏迷们都知道,在戏台上,筱兰英安排自己的亲生女儿姚玉兰的戏多,给姚玉英安排的戏就少,这就是所谓的“偏心眼”。
90、之所以要秘密进行,一来是为了顾全自己的身份,二来是为了避免冤枉妻子。
91、她不喝酒,但她给自己三个爱犬分别起了三个好听的酒的名字:布兰迪、香槟、威士忌!
92、拒绝登台演出,没有固定工作,又没人帮衬,孟小冬在香港的生活是有点不容易的,甚至有点艰苦。
93、当时,上海滩到处都存在了西方列强,社会上处处鱼龙混杂,但是也正是如此也给了杜月笙一个崛起的机会,当时他在上海的影响力非常的大。
94、追今抚昔,感慨唏嘘。小人不才,搬砖不己,也为巜今日头条》尽了微薄之力,值此登船头条二周年之际,却一言不发,当然,大哥事业做大了,经常把墨镜、拐棍、博士帽忘在某大酒店中,无可避免,想想也是,大哥辛苦!
95、杜月笙从1925年对孟小冬暗生情愫,之后,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才终于感动了孟小冬!
96、遭受丧子之痛,又面临婚姻危机,沈月英跌入了谷底。在这个时候,她的初恋情人,即她儿时青梅竹马的表哥找到了她。
97、1951年8月16日,他因病在香港逝世,享年63岁。
98、当年的旧上海繁荣发展的不只是经济与文化,还有帮会的势力在彼时也发展得极为迅速。青帮在旧上海的发展更是如鱼得水,涌现了上海滩三大亨,然而真正的老大却是“人间魔鬼”王亚樵。
99、杜月笙凭借他的人脉关系,筹集到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救助伤兵和建立部队。
100、贩卖人口,民国时期世界各地尤其是美国的唐人街蓬勃发展,绝大部分人都是被卖出去之后侥幸没死的,死在欧美的劳工,死在各地妓院的妇女,绝大部分都是从上海出去的,这几个黑社会头子功不可没,尤其是他杜月笙,着重说一下被卖出去的劳工,一般来说不会活的超过5年基本就累死了。
101、筱兰英为何会同意大世界剧场的邀请,应该有以下三个原因:夺回失地,报当年恩晓峰中途“搅局”之仇。有黄金荣力捧,应该能蹿红上海滩。筱兰英唱功虽然没有进步,可是她多了两个帮手,那就是大女儿姚玉兰和小女儿姚玉英。
102、杜月笙留给孟小冬的遗产确实不多,有资料说:当孟小冬听到只能分到两万美金的时候,她说:“这怎么够……”的确,孟小冬得到的遗产不多,可想而知她的日子肯定会过得大不比从前。
103、一进入8月,杜月笙的身体每况日下,这位曾经叱诧上海滩的青帮大佬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因为他已经被疾病折磨了许久,再加上常年抽鸦片烟,身体早就被掏空了,在那个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年代,咽气也只是时间问题。
104、只是,老少通吃,名声不好,何况,杜月笙的身边,什么时候缺过女人?于是,他放过了母亲筱兰英,妹妹姚玉英,姚玉兰成了他的四太太。
105、姚长海吓坏了,筱兰英就是家里的财神爷,她一出家,自己估计就得饿死,便连声保证:我一斗金以后一定好好干活,听老婆话,跟剧社走,不再惹“财神爷”生气。
106、第四条,不可放老红虫。说到老红虫,咱第一反应就是那恶心蠕动的蛆,杜月笙这句老话的意思是不得揭人隐私酿灾祸。揭人隐私未必是全为了竞争,很多时候这么干纯粹是因为心胸狭隘,看不惯,唯恐天下不乱。而杜月笙却把这种身上爬蛆放虫的人看成是大恶,纵观杜月笙的人生,有太多的事他做到了一生守口如瓶,看人无事,自己才能无事,这份君子之道现如今恰恰是被理解成了别人有事,自己才好无事,这种心理其实岂止是蠢到恶。在这条铁律下再去体会下杜月笙很有名的——死前烧别人欠条的轶事,会不会有这个感受,他把不揭别人短做到了极致。
107、有的人,生来似乎就拥有着一副面具,戴上面具以后,自己是光明正大行走在世间的良善之人,脱下面具后,就立刻显露出来最为狰狞的嘴脸,将人性的本质揭露的完完全全,虽然鲜血淋漓,但是的的确确,就是生活的真相。
108、于是1950年深秋的一天,香港杜公馆张灯结彩,举行婚宴,杜月笙由人搀扶着下了病榻,做了最后一次新郎官,孟小冬也正式成为杜月笙的第五房太太,这一年,杜月笙62岁,孟小冬43岁。作为杜月笙的五太太,孟小冬嫁给杜月笙的时候,杜月笙已经是年逾花甲一病翁,一个卧病在床,一个侍奉汤药,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是这个时候杜月笙和孟小冬的最好写照。
109、二来,杜月笙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对文化人很尊敬,对章太炎也很客气,两者之间,一个是文化人,一个是江湖人,但骨子里很对味,就此成为了朋友。
110、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111、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日本军人在上海机场被打死,突然向驻扎在上海的守军发起袭击,八一三事变爆发。蒋介石认为,要把日军的侵略方向从自北向南改成自东向西,以实行长久抗战,于是,蒋介石投入大量的军队与淞沪会战中,想与日军在淞沪战场决战。在这场会战中,中方共计投入80万的军队,死伤30余万人,日方共计投入20余万的军队,死伤4万余人。但你知道吗?在会战中,有一批人,他们牺牲后,名字并没有在这上面,他们就是淞沪会战中建立的别动队。
112、但是今天说的《上海往事:杜月笙与孟小冬》不一样。就像我在昨天的文章里提到的那样,这是杜月笙的八卦。就因为是八卦才更加难写。因为史料很少。
113、1949年4月,蒋介石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和自己一起去台湾。中共还通过秘密渠道会见了杜月生,希望杜月笙留在上海。杜月生最后决定不去台湾,也不留在上海,而是去香港。
114、解读一个人是流氓还是君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解读他的情感经历,和婚姻状况,这是透视人性的最佳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