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的诗有哪些
1、有没有人不仅才学过人,同时官运亨通呢?张九龄就是如此。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因此又被称为“张曲江”,开元年间著名宰相,政治才能卓绝,人品也无可挑剔,唐玄宗对他高度称赞:“中书令张九龄,维岳降神,济川作相,开元之际,寅亮成功。谠言定其社稷,先觉合于蓍策,永怀贤弼,可谓大臣。”唐代宰相多如牛毛,青史留名者并不多,张九龄是其中一位。
2、作者,是清朝的官员,原名孙洙。小时候家里贫穷,没有火取暖,他就拿着木头,暗示自己可以取暖。孙洙非常的聪明,15岁时就中秀才,进入仕途,到许多地方任职。孙洙出淤泥而不染,一身正气,不为名利所诱。即使公务繁忙,也会抽出时间来诵读诗。他读到一本民间诗选时,觉得有问题,就决定自己来编写一本书籍。张九龄正直的作风,是他心之向往,遂将张九龄的诗作为首篇。
3、其实我们的人生有很多时候也是这样的,虽然我们都想要努力地向上,可是人生并不是总有这样一种选择,我们还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不要总是逼迫着自己。虽说王维这样的观念多少会有一些消极,可是人生就是这样吗?
4、这首诗可以说是非常的经典,最为令人难忘的是这开篇的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仅仅是这开篇,便是把唐诗那种意境给立了起来,使得人们读了之后,立马会融入到诗人所营造的那种意境中去。那么这两句的意思,也是非常的直白明了,那远方海边升起了一轮明月,此时此刻,你我们都在天涯相望,但是却无法团聚,我只能够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家人的思念。
5、自古忠奸不两立,李林甫把张九龄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幸好皇帝对张九龄比较信任,加上张说临死前大力举荐,张九龄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并担任尚书右丞相。
6、 老树画画:谁家蔷薇花乱开?一枝簪上美人头
7、《唐诗笺注》:首二句领得妙。“情人”一联,先就远人怀念言之,少陵“今夜鄜州月”诗同此笔墨。
8、在这里,咏丹橘历经苦难而得不到赏识,与中国古人对梅松的偏爱具有相似性。梅只有经过寒冬腊月才能开花,松柏在光秃秃的岩面上经过多少次风吹雨打后才能够成材,而中华民族一般也是经过无数次战争、饥饿、流血与痛苦之后,才会暂得片刻安宁,因此它的人民也习惯了卑微的生活,对突如其来的幸福傍徨、犹豫、不敢接受,深怕在这幸福之后,隐藏着更为重大的灾难。
9、这首诗写的就非常有趣,诗文的前两句话也是整首诗最有趣的两句话,与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颇为相似,细品之下颇有禅理。这两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人一到晚年的时候,就变得特别的喜好安静,对世间万事都开始漠不关心了。
10、在主理朝政时,张九龄直言敢谏,多次规劝皇帝居安思危,不可懈怠,正是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大唐盛世才得以延续。但是,此时唐玄宗的进取心已经给大为衰减,他开始注重享乐,也慢慢荒怠了政事。有远见之明的张九龄自然忧心忡忡,满怀失望。这也是这首诗中,他发出“此木岂无阴”慨叹的原因。
11、珥笔趋丹陛,垂珰上玉除。步檐青琐闼,方幰画轮车。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致君光帝典,荐士满公车。伏奏回金驾,横经重石渠。从兹罢角牴,且复幸储胥。天统知尧后,王章笑鲁初。匈奴遥俯伏,汉相俨簪裾。贾生非不遇,汲黯自堪疏。学易思求我,言诗或起予。当从大夫后,何惜隶人馀。
12、接下来,我们再顺便欣赏一下杜甫的这首《月夜》。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13、 李清照最阳刚的一首诗,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14、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处心积虑的李林甫,想方设法排挤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贬到荆州做长史。官场失意,且远离故乡,使得他感慨万千,对仕途的迷茫,对人生的感叹,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化悲痛为力量,激发写作灵感,于是写下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被誉为五律中的《离骚》。
15、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原本王维那一届的状元应该是张九皋,张九龄的兄弟。
16、传统诗词圈会好么?五大弊病困扰当今写诗人,爱诗人的直言
17、而张九龄也许在政绩上不如这两位,但他直言敢谏,秉公守法,不附权贵,也是难得的名相。
18、虽然官居中书令,张九龄却以诗文见称。后世评价他委婉深秀,风度娴雅,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有古雅君子之风。但是,《新唐书》却评价张九龄“性颇躁急,动辄忿詈”,意思是他性格急躁,对不满的人事总是横加指责,以至于成为他的短处。
19、“有岁寒心”为二遇,这可能与江南处于比较温暖的地理位置有关,但是主要是由丹橘本身所拥有的傲骨寒心内因所致;
20、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21、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许是怪屋里烛光太耀眼,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22、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秉性。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因果循环奥秘难寻。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不能成阴?
23、诗人借兰花和桂花的例子,说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时势造英雄,而英雄也能壮时势。
24、综观张九龄的这首诗,意境幽静,情意缠绵,但不悲伤。所抒写的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则感人至深。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惊才绝艳的作品,可以说只是开头十个字,便照耀了千古。但愿我们都能常聚不离散,即便离散也应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5、虽然张九龄这里写得比较隐晦,但也不难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其实是高昂的。
26、诗歌的大意是: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入梦与你共欢聚。
27、因此,这首诗看似平和,其实内藏锋芒,看似托物言志,其实也暗含许多感慨,虽然诗意醇厚,但是张九龄内心的悲伤与愤怒,却也掩饰不住。这就是“绵里藏针”。
28、正是在屈原笔下,橘子有如此多的性格特质,故而,张九龄在咏丹橘时,也会借鉴了屈原的笔法,同时在诗中也寄托了张九龄独特的理解和对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