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文本
1、《论语》,陪我听花开花落;《论语》,伴我品潮去潮来。论语的读书笔记3新学期,爸爸妈妈给我选了一本课外书,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领先一步读名著丛书”——《论语》。从今天开始,我就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
2、冉有和公西华都是被点名才回答的,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可批评的。再看冉有的回答:“方六如五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冉有的从政对象,体量比子路的要小,这可能是受到了“夫子哂之”的影响,也可能就是其本来的志向。冉有要做的是“富民”,而对于孔子所追求的礼乐之事,则推给了君子,谦虚之极。公西华的回答更谦虚,这可能是因为他比孔子小四十二岁。他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意思是,不敢说自己能胜任,但是愿意在这方面学习,比如诸侯祭祀祖先、诸侯会盟、朝见天子。公西华愿意做一个小相。祭祀祖先、诸侯会盟、朝见天子,这些在当时都是国家大事。(论语全文文本)。
3、“仲尼”成为统一的写法,其实是汉以后的事情,在《史记》中皆作“仲尼”,无一例“中尼”之称;而熹平石经中也皆作“仲尼”。可以说,汉以来,作为排行第二的意思,“仲”以其固定词义,早已深入人心。《史记·高祖本纪》曾载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刘家老三“刘季”,也即汉高祖刘邦在成为皇帝后,曾与其二哥进行比较,他问自己的父亲:“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在这里,老二被称之为“仲”。然而,又恰恰是在汉代,虽排行一般皆以“仲”为名,当时却有人以“中”字代之。《汉书·宣帝纪》载:“受《诗》于东海澓中翁。”师古注曰:“东海人,姓澓,字中翁也。”“中读曰仲。”还可注意的是,段玉裁的《说文注》在对“中”字作解释时,曾说:“古中、仲二字互通。”这个“古”主要指的是先秦以上。也就是说,在先秦“仲”可用“中”字表现。汉的习惯本不是如此,但澓中翁为何要表现特异呢?答案就在于他的经师身份,说白了“存古”以标高,使自己更具古风。由此,我们看到,《论语·宪问》中的“仲叔圉”,在《汉书·古今人名表》中,被写作了“中叔圉”。这很可能是班固在抄写材料时遗漏未改所造成。因为按照汉代的习惯是不会这样书写的,《汉书》中其他的“中”都改成了“仲”,与《史记》一样,孔子也皆作“仲尼”,这些都是证明。而在这样的知识基础上来看定州《论语》的“中”、“仲”混用,表现的是汉初以来文本新旧杂陈的过渡性,而海昏本在这一点,显得更为古雅一点,保留古字而一律未改。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其中。
5、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6、夫子所述,文字久远,圣迹难寻,后人欲得圣人精妙道法,唯以心相参。圣人之学,中正平和之气绵绵不绝,体圣人之道,必不离于中正平和之气。圣人之心,包罗四方,观心不失广袤悲悯,几不离道也。我辈读圣人之言,自有本心用处,本心能守中正平和,能体广袤悲悯,即是有得,即践圣人之迹。读圣人书当以此心为镜,以心映心,而后知圣心博大。
7、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8、今天给您推荐的《论语》版本,恐怕熟读多遍的人看了,也会觉得别开生面,这是一本两千年一遇的珍奇善本,经得起时光的洗练。
9、“夫歌者,直己而陳德也,動己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
10、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那么,孔子为什么没有当面评价冉有和公西华?
13、(10)《周禮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787頁。
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心欲,不逾矩。”
15、现在本书全网独家首发,限量预售,这样一套书无论是放一本在家中,给孩子和自己一份“润物细无声”的教导,还是过节作为礼物送出,都绝对是可以让你立即下单的良心好书。
16、有人认为,孔子之所以当面赞成曾皙的观点,是因为曾皙具体描绘了孔子所认同的礼乐教化,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结合孔子的心境来说,还要多思考一点。这样,孔子对子路的爱护,对冉有、公西华的不否定,对曾皙的赞成,就会呈现出更丰富的意蕴。
17、(⑨)在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中,收录有《六韬》,其中可见篇题《尚正》、《守土》、《三疑》、《葆启》,皆无篇序。
18、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9、此章文本争议较大。朱子以为,“五十”当为“卒”字之误。古人书竖排,“五十”二字,竖排误读为“卒”或有可能,于本章语境亦能相通。朱子以为,孔子论及此章当在年近七十之时,皇侃则认为,当在孔子四十五六岁之时。暂不论孰是孰非,以现通行文本,以窥圣意,亦有可取之处。夫子以此章,欲令弟子习《易》,体照精微。学易,学为圣也,非徒趋吉避凶已也。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之道,皆主中行,主变通,故学之而可与适道,可与立权也。
20、补充材料:孔子曾经在陈蔡之间被围七天,没有粮食吃,跟随的人都饿得站不起来了,但孔子却还在弹琴唱歌。面对弟子的质疑,孔子说出了一番堂堂正正的言论:“君子达(通)于道之谓达(得志),穷于道之谓穷(困顿)。今丘也拘(坚守)仁义之道,以(因为)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因此)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厄(灾难),于丘其幸乎!”这番话之前从没有人说过,之后就成为了中国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行为准则,被他们用各种方式实践着。而这些人也构成了中国的脊梁。
21、曾皙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对于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说,这是描述春游的情景。晚春农历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和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第二种解释说,这是一种祭祀仪式。即使到了春天,河水其实还是很刺骨的,在河里洗澡并不现实。
22、此句大意是說,《禮記》諸篇的成書經歷了兩個階段:先是,“孔子門徒共撰所聞以為此記”,所聞的內容原來都是孔子門人聽來的言行,當時通稱為《記》;然後,“後人通儒各有損益”,七十子後學至漢儒陸續修訂編纂成書。由於漢代禮家傳授這些《記》,故稱為《禮記》,其主題也與禮事、禮義相關;由於後人通儒各自修訂這些《記》,故《禮記》帶有濃厚的門戶之見和時代烙印。
23、接续这一问题,由本论题出发,需要思考的是,在这一错讹的背后,可以看出哪些文本方面的问题呢?很显然,“得人为民”改为“得人焉耳”,为字形讹变,是抄写过程中的失误所致。但问题是,汉儒在经籍整理的过程中,一直有着校勘的习惯,这一误读颇为严重,看来在后世,正确的原本已被丢失。在笔者看来,丢失的关键时间点,正是在刘贺之后的宣、元时代。前已反复提及,今本《论语》的源头在西汉元、成时代的张禹,他统合齐、鲁,建构了所谓的“张侯本”。《汉书·张禹传》载:“由是学者多从张氏,余家浸微。”从本质上来说,张侯本为“鲁《论》”的一种,或者说是鲁《论》范本,直至最终成为了整个《论语》文本的范式所在。也就是说,自成帝之后,《论语》已成为鲁《论》及张侯本的天下,官方本应以此为重要依据。由此,我们还看到,汉末的熹平石经《论语》即采鲁《论》,底本早于张侯本,而校本虽有五家,“皆为《张侯论》一脉。”(42)
24、先说孝,孔子思想以“仁”为本,而孝又是“仁”的根本表现。《为政》中,有四个人问孔子“孝”,问题大体相同,但孔子的回答却各不相同,从某些方面体现出孔夫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孟懿子和孟武子为鲁国大夫,孔子则基于当时的礼崩乐坏的情况回答他们。孔子以礼相答,说孝应是礼制相符。人为万物之灵,平民百姓会尽力侍奉自己的父母,他们朴素、孝顺,没有贵族的华贵,但用心敬父母。可见,人再无情,在父母面前,都需要有诚敬之心。
25、“樂著大始,而禮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動者地也。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間也。故聖人曰禮樂云。”
2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7、(16)國武案:據張小苹先生的研究,《吕氏春秋》中的《古樂》、《音律》、《音初》三篇取材於《樂記》失傳的《樂作》、《意始》、《說律》三篇,見氏撰《從〈呂氏春秋〉看〈樂記〉部分篇章的成書年代及其佚篇》(《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又據王祎先生的研究,《樂書》、《說苑·修文》、《周禮·樂師》、《呂氏春秋》、《白虎通》、《風俗通》等有《奏樂》《樂義》、《樂器》、《樂作》、《意始》、《說律》、《樂道》、《昭本》、《昭欲》等篇,見《〈禮記·樂記〉研究論稿》第三節《樂記佚文鈎稽及分佚索因》。
28、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29、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30、(2)钱穆:《四书释义》,九州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31、全书逐字精校,文本过硬,没有害人匪浅的粗糙马虎。这样一本高品质、绝佳审美的经典珍藏本,端在手中都自带仪式感。
32、案:此章解釋大致有兩種意見,由此也形成兩種不同的句讀。一種意見認為,此章只講“禮之用”而沒有講“樂”,可參考孫欽善先生的意見,此不詳敘。(19)另一種意見認為,此章實際上是講“禮樂相須”之道,筆者同意這種說法。南朝梁皇侃《論語義疏》化引《樂記》為證,宋邢昺《論語注疏》進一步引述相關文字,可惜學界多不是之。然而通觀《樂記》諸章,凡言“和”多指樂、凡言“節”多指禮,這種情況具有普遍性。比如《樂本》章云:
33、至於《禮記》的“記”體,重在因事言義,也是一種史書體式。古之常訓謂:“志者,記也”、“記者,志也”,當時志、記、書大體是同一種體式。這裡也舉兩段材料:
34、(35)关于这些问题,可参看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35、读好书使人心灵净化,读好书使人类进步!论语的读书笔记5《论语》是凝聚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一本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孔子的论着—《论语》,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论语》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可以教给我们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3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37、“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尽孝,生活的需求是基础,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读后我问自己:老人内心的孤独吗?他们此时想听的想要的是什么?孝顺,孝在前,顺在后,懂老人的心,才能顺老人的意。所以,夫子告诉我们:色难。
38、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39、(1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文物出版社1997年)“凡例”说:“简文有明显按分章现象的(如一枚简上部文字表现一个完整的意思后,下部为空白,而后面相连的内容另出一简)。”
40、东汉末郑玄又依据《张侯论》,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共二十篇,流传至今。
41、(7)《經典釋文》卷一《序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3頁。
42、要之,《论语》类简可以向两种规制靠拢,一种是八寸简,在容字量上以20字左右为核心;二是接近六寸简,以15字左右为主。考察海昏《论语》简,现在所知容字量一为14;一为正可与两种规制相合。这说明,海昏《论语》是当时规范的本子。而再次查考,还可以发现的是,简文字体灵秀规整,字的间距十分均匀,在当时应该属于善本。事实上,即使不去查考这些,仅以墓主刘贺的身份与学养来说,这一文本也是不太可能过于粗糙的。还需加以补充的是,据对外公布的消息,在海昏简中,现在所知道的典籍除了《论语》,还有《易经》、《礼记》等,虽然现在还没有公布具体的简长及相关信息,但以笔者在考古现场的目测,简书大致在20厘米左右。当然,它们的实际长短或有差距,而且现在所见只是一小部分,5000余枚简的具体信息在今后整理披露后,还很可能会有大的补充与不同。但以现在的所知,六至八寸简亦在其范畴之内。也就是说,在简长及形制上,海昏简容纳24字可以找到对应的竹简。
43、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44、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5、(3) 将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及自己无法理解的词语标注出来并提出。(通过板书或投影展示出来)
46、例《陽貨》云:“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47、《论衡·书解》曾言:“诸子尺书。”一般都认为,“尺书”是诸子及一般书册的规格,但事实上,有些六经之书很可能也是如此。这一点,不仅阜阳《诗经》简可为佐证,还可注意的是,《仪礼·聘礼》孔疏引郑玄《论语序》曰:“《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尺二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三分居一又谦焉。”阮元《校勘记》云:“此云尺二寸,乃传写之误,当作二尺四寸。”理由在于,二尺四寸的三分之才可能是八寸。王国维进一步补充材料,确认“尺二寸”为“二尺四寸”之讹,并指出:“郑之所以知六经策皆二尺四寸者,亦第据《钩命诀》所云《春秋》策推之,并未亲见六经策。”(25)但笔者以为,以一尺二寸简来写经,未必有错。因为从文字书写角度来看,“尺二寸”三字是很难讹写为“二尺四”的。在笔者看来,“一尺二寸”与“二尺四寸”两种规格都存在过,很可能是郑玄或后人在合并所引文字时,出现了错讹。也就是说,经籍与其他古书一样,最早也是以“尺书”书写为主,后虽因地位抬升而有所加长,但它并未完全替代尺书形制。
48、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49、摘要:細緻對讀《禮記》文本,有助於蠡測《論語》文句語脈和原意。小文從《論語》、《禮記》之異同比較入手,分析兩書在成書性質、思想內容和文體書例上的各自特點和相互關聯,揭示出《禮記》的對讀價值。選取《樂記》篇作為例子,細緻對讀《論語》中的八章,力求在禮樂文明的語脈下深入討論《論語》文本理解的相關問題,為《論語》解讀提供一種可能路徑。在此基礎上,小文反思近些年《論語》文本解讀的目標和方法問題,以期有益於《論語》更進一步的研究。
50、在我们所关注的资料中,最重要的错讹出现在“子游为武城宰”章:“子曰:‘女得人为民乎?’”今传本作“女得人焉耳乎?”“为民”与“焉耳”差异明显,不仅在语义上可另作别解,对于今传本的章句诠释也有着颠覆性的作用。我们注意到,自郑玄以来,传世本皆作“焉耳乎”,但此三字作为语助词不合文法,一直受到学者的质疑。无论是郑玄说,还是何晏本所引的孔安国说,虽对此作了各种弥缝,以至于唐宋以来改“耳”为“尔”,但还是一误再误,难得正解。现在海昏本一出,疑窦冰释。关于这一文句在文献上的释读及相关问题,笔者已有专门讨论,(41)本文不再重复。
51、我们知道,在汉语中,“知”与“智”是内涵、外延不同的两字。但可注意的是,在今传本《论语》中,二字统一为“知”。这种写法不是魏晋以后何晏等人的改动,而应该是规范之后的汉代经学通例,理由在于,熹平石经《论语》也都写作“知”。由于学界公认熹平石经为《鲁论》本,(47)而且这一文本在文字上已经统没有“一字多形”的现象。相较之下,时间更早,且偏于《鲁论》的定州本,则“智”、“”、“知”三字混用,由于“”为“智”的异写,质言之,“知”、“智”混同,是其特点。这说明西汉中期以来,《鲁论》系统对于“知”、“智”二字有一个由混用逐渐整合为“知”字的过程。
52、案:此章講正樂之事,向來有正樂章和正樂音兩說。筆者以為,講詩必包樂,講樂必包詩,二者不可分離,《雅》、《頌》兩類尤其如此。檢《樂化》章云:
53、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54、从篇题与分章形态看《论语》及早期文本的篇章结构问题
55、(41)请参见拙文:《新见的若干海昏〈论语〉简试释》。
56、1728年,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亲笔手写《论语》
57、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8、钱穆在《论语新解》里提到:“盖三人皆以仕进为心,而道消世乱,所志未必能遂。曾皙乃孔门之狂士,无意用世,孔子骤闻其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兴叹也。”钱穆认为,子路、冉有、公西华虽然都一心从政,却没有认识到世道离乱,很难实现志向,而曾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曾皙的话很符合失意了大半辈子的孔子的心境。
59、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60、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是宋代注解《论语》的代表作。南宋赵顺孙《论语纂疏》是对朱熹集注作的疏。
61、定州本的标示以小字附录的形式加以呈现。那么,海昏本以不同的容字,甚至还很可能有简长的差异来加以展示,则成为可以理解的现象。由前已知,《齐论》比之《鲁论》多出了《问王》和《知道》篇,也就是说,其他篇章是基本相类的。研究者指出:“《鲁论》为较原始之本,至于《齐论》,自应是《论语》原本传齐以后出现的增订本,所以有‘烦惑’之言,多出《问王》、《知道》二篇。”(40)以笔者的揣测,《齐论》在编纂过程中,前面的二十篇应主要来自于,或至少是同于《鲁论》,在形制上亦可承其余绪,保持一致;而后添加的篇章则以不同的形制加以区分。它不仅是一种二次编纂的产物,也与当时的古书体例有相合处。我们注意到,当时的古书可分为内外篇,据《汉书·艺文志》,有《淮南外》三十三篇。师古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汉书·淮南王传》则载:“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而《孟子》在七篇之外,更有“外书”之说,赵岐《孟子题辞》曰:“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弘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而所谓的“外传”,更是有例可循。《汉书·艺文志》载《公羊外传》50篇,《穀梁外传》20篇,两书已佚,其体例当与《韩诗外传》相类。
62、而在2016年第3期的《南方文物》上,在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意乐等整理撰写的《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孔子衣镜》中,披露了一版木牍,整理者推断:“这是刘贺本人所书写,应该是刘贺读书时随手做的笔记。”此牍从右至左,书有五列文字,并附有符号“●”、“△”。其中前四列,通过目视,可以看出基本内容,笔者对其审读后,释读如下:
63、意思是:“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吗?”
64、配的启蒙故事是《孔子学琴》,讲的是孔子跟鲁国的乐师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后,让他独自练习十天后再教新曲。十天过去了,师襄子要教他新曲子,他却说自己虽然把曲谱弹熟了,但技法还很生疏!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讲可以学新曲子,可孔子却说虽然掌握了弹奏技巧,可是还没有明白他的内容,说完继续埋头苦练。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告诉他可以学新曲子了,他说自己还没有体会到作者的为人,不知道作者是什么样的人,对曲子的内容也就难以完全把握。师襄子觉得他说的有理,也就不再催他练习新曲子了,只是耐心等待着。又过了好多天,孔子还是埋头弹琴,有一天,他忽然抬起头说自己知道了曲子的作者,是一个个子高大,脸色黝黑,具有王者气度的人,还说除了周文王,别人写不出这样的曲子。师襄子既惊讶又敬佩,激动地说这就是周文王作的曲子《文王操》。
65、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66、(29)郝树声:《从西北汉简和朝鲜半岛出土〈论语〉简看汉代儒家文化的流布》,《敦煌研究》2012年第3期,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