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格言翻译
1、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2、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3、 (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4、 (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5、人生四项基本原则: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治家格言翻译)。
6、 (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7、一提到朱子,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朱熹,然而《朱子治家格言》虽然也叫做《朱子家训》,但是有别于朱熹的家训。
8、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9、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治家格言》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
10、(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11、作者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自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清顺治二年(1645)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潜心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躬行实践。康熙间坚辞博学鸿词之荐,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染疾,临终前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愧讷集》和《毋欺录》等。
12、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13、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14、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治家格言翻译)。
1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6、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
17、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lián)。
18、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19、戎尔勿多言,多言者众忌。苟不慎枢机,灭危从此始。
20、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21、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22、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23、(原文):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24、南朝称八达,千载秽青史。戒尔勿嗜酒,狂药非佳味。
25、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26、(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27、(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28、 (解读):别人有了吉祥可贺的事,不可生出妒忌心理;别人有难或有了灾祸,不可生出幸灾乐祸的心理。
29、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30、兴亡等一瞬,焉须嗟而悲。吾宗二百年,相承惟礼诗。
31、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正的恶人。
32、他人评论是非,不可轻信,应当忍耐并再三思考。因为怎么知道他不是在说人坏话呢?为某件事情互相争执,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么知道不是我的过错呢?
33、 (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34、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四书、五经,却要诵读。
35、《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36、 (解读):这两句解读了对欲望与享乐的态度,如果不遏制,人对欲望与享乐在追求是无止境的
37、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财匮。财匮,则苟取。愚者为寡廉鲜耻之事,黠者入行险侥幸之途。生平行止,于此而丧,祖宗家声,于此而坠,生理绝矣。又况一家之中,有妻有子,不能以勤俭表率,而使相趋于贪惰,则自绝其生理,而又绝妻子之生理矣。
38、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39、寥寥虚白宇,夙创招提因。家风缅多尚,玄德谢无邻。
40、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经典书籍不可以不读。
41、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最容易诱人犯错;贪图女色,并不能带来家庭幸福。
42、积德这件事,人们都以为要等到富贵之后,才有能力来做。富贵是积德换来的回报,如果一定要等到富贵之后再积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富贵呢?积德这件事,什么时候就可以做了呢?只有在并不富贵的时候,能够身体力行地做好事。这件事格外困难,所以功效也格外大。德性大概是人天性中所具备的,不必向外在去索求;积德这件事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不必等什么条件。
43、喝一碗粥、吃一碗饭,都应该想到这是来之不易的粮食;使用一点丝线或麻线,都应该想到物资和财力是艰辛得来的。
44、 (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45、(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46、 (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47、 (注释): 饔(yōng)飧(sūn):饔,早饭。飧,晚饭。 国课:国家的赋税。 囊(náng)橐(tuó):口袋。
48、(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49、无论做什么事,应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50、 (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51、 在《三字经》里面讲,「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就是讲这个故事。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窦禹钧,他是燕山人,所以称他窦燕山。他三十岁之后还没生儿子,他自己很急,有一天晚上就梦到他的祖父跟他说,你不但没儿子,而且你还短命,你没德行,现在你一定要修德回转天报。窦禹钧醒来之后,也是吓了一身冷汗,知道自己过去做得不对,于是痛改前非,改过自新。从今以后就力行善事,见到要帮助的人,一定慷慨帮助,别人对不起我的,绝对不会去追究。
52、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不介意,则无论输赢姿态都会好看。
53、 (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54、 (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作儿子的道理。
55、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56、和做小生意的肩挑小贩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给他们关怀和帮助
57、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58、我们做人要守住本分,安于命运,顺应时势,听从天意。如果能够这样做人,就和圣贤人的境界接近了。
59、 (解读):听从妇人的言论,溺爱骨肉,这哪里是大丈夫的作为.作为家长,一定要有主心骨,哪些话该听就听,不该听的不要听。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
60、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61、(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62、在国家的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6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
64、(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65、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会报应在自己的妻子女儿身上;怀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66、童子和仆人不要选面貌俊美的,妻妾一定不要浓装艳抹。
67、 (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68、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一作:园蔬胜珍馐)
69、深渊与薄冰,蹈之唯恐坠。尔曹当悯我,勿使增罪戾。
70、 (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71、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72、(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73、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象是不是别人的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再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帮助别人的事情别再整日耿耿于怀,受到别人恩惠一定不要忘记。
74、 (解读):乖僻的人往往是有聪明才智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趾高气昂,好胜性强,自以为是。这样的人来“治家”,肯定使人望而生畏,做出许多日后要后悔的错事来。另一种人则贪图安逸,消极颓废,也很难把家治好。勤则成,惰则败,凡事都是这样
75、 (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76、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名句翻译_治家格言《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名句翻译_治家格言_《治家格言》又称《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或《朱子家训》,是朱柏庐最著名的作品。全书仅500余字,采取对仗的形式,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且内容浅显,与日常生活极为切近,成为与《三字经》《千字文》等并列的蒙学读物。《治家格言》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勤俭节约,珍惜物力;要善择友而交,不与不善之类相交;要与道德水平高的人结亲,不贪图富贵;要读书明理,修身养性;要遵纪守法,待人宽厚;如此等等,对于我们今天立身处世仍有指导价值。同时,《治家格言》中部分内容也表现出一定的偏见和局限性。这里选译所依据的,是岳麓书社20xx年出版的《朱子家训》。以下1-10条是选自《治家格言》的内容。
77、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78、《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着,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宝贵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朱子治家格言》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79、自己生活一定要简单朴素,教育子孙要用正确的方法,要教做人的道理。
80、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81、在朱熹看来,重视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他还就如何重德修身提出了许多深含哲理的见解。他认为“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这句话是指对别人善恶行为所持的态度,对行恶的人要抑制,对行善的人要宣传表扬他。
82、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83、0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业难成。
84、2 自处要常常站在原谅人的地位,不可求人原谅,求人原谅是低人一头,能原谅人是高人一头。 3 做事是人生的结果,做的事多就是此生的结果大,做的事少就是此生的结果小,为做人即应当做事。
85、 (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86、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87、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