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是什么时期的人
1、很多人对他有着教徒般的虔诚敬爱之情,柏拉图和阿尔基比亚德就是如此,前者还成为苏格拉底最有成就的弟子。柏拉图对苏格拉底对话录的阐释充满了深切的情感,把它看成是对人们心灵的启蒙。它在辩论的每一个阶段给思想以活力,让参与者意识到一种渴望,将他们带往生命的核心。但又从不存在盲从和教条的确信,与此相反的是对绝对真理的接纳和热切的开放态度。
2、本文转载自:“人口青专会”,已获授权推介。
3、张艺谋在《小戏·掌间》中用一场京剧表演和“iPad表演”来解答他自己的问题:
4、首先,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和小恶时也没有人愿意选择大恶。人的畏惧和恐怖这两种情绪可以理解为对恶的预见;人们所以会对预见恶产生畏惧和恐怖,就是因为无人自愿遭遇恶、接受恶。苏格拉底说:“对善的想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是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的。也没有人想望着恶的”〔29〕。“没有人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30〕。在这里,恶既指与善相对立的恶,也指与有益相对立的失败。在苏格拉底看来,知必然导出行,知识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去为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出自于无知。
5、孔子所处时代为春秋末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各诸侯国都在增强兵力,摩拳擦掌。
6、后来德国的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了一本书《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书中他首次正式的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苏格拉底是什么时期的人)。
7、按苏格拉底的说法,这是种独特的体验,人都不可能接受间接得来的正确知识,因为真理只能在经历过痛苦的挣扎后才能得到,这种挣扎会令你全部身心都陷入其中。
8、通过提出问题并分析答案,苏格拉底和对话者发现任何一种观点都不是无懈可击的,都有内在的错误和矛盾之处。定义一次次被否定,参与者经过剥笋式的对话过程,无不感到头晕目眩。
9、善是苏格拉底的最高哲学范畴,苏格拉底的整个哲学都不过是对善的不同角度的讨论和对善的普遍性的追求。同时,苏格拉底也把善当作人生的最高目的。他说:“善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目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善而进行的,并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行善。”〔4〕也就是说, 诸如理性、快乐、自制等等都是以善为目的的。“正是为了善我们才做其他事情,包括追求快乐,而不是为了快乐才行善。”〔5〕善不仅是单个人人生的最高目的,而且也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目的,治理城邦的目的就是要使城邦和公民们尽可能成善。善是一切行为的目的,也是最高的道德价值,而至善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10、对印度轴心时代的圣人而言,当他们能意识到言辞的无能为力时,顿悟的境界就来临了,从而能了观不可言喻的真谛,这就是他们心中的“梵”。他们能感觉到它,但无法明确地形容表达出来。
11、临死之前,苏格拉底对学生克利托留下了对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嘱托:“克利托,我们曾借过克雷皮乌斯一只公鸡,不要忘记付钱给他。”
12、苏格拉底认为,求得真知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一无所知。也就是说,人们首先必须对自己以前获得的那些外在的具体的意见进行充分的怀疑,然后才可能求诸自己内在的灵魂而获得真知。对此,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有这样的说明:德尔斐神庙传神谕的女祭司告诉凯勒丰说,苏格拉底是人们中间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自己感到自己并不聪明,而又认为神是不会说谎的。于是他便到处找“有知识”的人谈话,以验证神谕。但结果是,他发现那些自认为有知识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知识,于是他问自己,他的聪明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他发现,“自己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才是他高于别人的地方。由此他得出结论,“自知无知”才是他的智慧所在。在这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苏格拉底的这种“自知无知”理解为一种谦虚或做作。实际上,它揭示了当人们把视野从天地而转向人自己时,所感到的外在知识的无用性以及对自己本性的一无所知的状态。在苏格拉底看来,面对自己的灵魂,只有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才不至于妄自拿自己曾经有的各种意见来冒充关于人的真知,也才能认认真真去求得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从而实现各种美德,以达到至善。
13、如果苏格拉底用自己的口才赢得无罪判决,最后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14、《对话·寓言2047》首先是一部极具张艺谋风格的作品。张艺谋的作品无论招来多少争议,似乎也从不见有人会在他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及对色彩和场面的调度方面挑毛病。这种张艺谋式的美学在第一章《长调呼麦·云纱》中就被毫无保留的展现,也构成了在此后几章中,张艺谋对人类和科技的温存与厮杀的第三人称观察。
15、这位面孔英俊的伯里克利,长得高大魁梧,唯独额头大而突出,比例失调,不喜欢他的人给他取了个绰号,私下里叫他“洋葱头”。追求完美的古希腊雕刻家特地为他戴上了头盔,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伯里克利像,和头上光光的所有古希腊人像都不一样,唯独他戴着一顶头盔。
16、这样,在苏格拉底看来,要实现善,要通向人生的最高境界,关键在于获取知识。一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熟悉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了解事物的本性,只有了解了事物的本性,才可能按规律办事,才可能有用、成功,即行善。另一方面,人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善本身,要了解什么是正义、虔诚、勇敢等被叫做善的美德,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有意去从善而不至于无意中落入恶。正像色诺芬所记载的:“至于他自己,则愿意不时地讲讲与人类有关的事情,研究研究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公道的,什么是不公道的;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不明智的;什么是刚毅的,什么是怯懦的;什么是治国之本,什么是一个善于治人者的品质;以及其他的题目。他认为通晓这些事情的人是高尚的,对此一窍不通的人则完全可以说是不如奴隶。”〔31〕这就是说,要成为有美德的人就必须要懂得各种具体的美德。这样,知识就成了人通向至善之路的一把钥匙。
17、然而在第一章过后,人类和科技的关系开始急转直下。
18、苏格拉底之死不是一个简单生命的终结。这个西方文明历史的悲剧被后人反复提出来,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思想灵感。如何防止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如何实现社会和国家的正义和善治?苏格拉底入狱以后,他的朋友们一再劝他逃离雅典。可是他甘愿伏死,不愿背叛雅典的国体,成为后世国家的公民典范。我们设想,如果苏格拉底当时到了中国,也即是春秋时期,他或许会被看作一个不合礼仪的怪人,甚至可能成为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庄子,而绝不会被判死刑,由此可见中西方文明起源的差异。我们还可以设想,在另一种人口和文明中,无论是以投票方式还是君主独裁的方式,苏格拉底很可能都是安然无恙的。甚至在当时的雅典,如果所有人口都有投票权,苏格拉底也可能不会死。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之死,既没有代际正义,也没有区域整体正义。
19、苏格拉底宁愿死亡也要维护雅典法制的尊严。这一结论被后世实证主义法学用来论证“恶法亦法”的观点——即便是恶法也应该受到民众的尊重和自觉的维护。
20、今天,我们要正确理解苏格拉底是很难的,因为他反对写作,认为一经由文字,真理就变成了玄而又玄的空洞说教。他什么都没留下来,流传下来的资料都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在他去世多年后写下的对话录,柏拉图在中后期的资料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领悟,已不能完整反映出苏格拉底哲学的全貌。
21、在这样的制度设置下,苏格拉底在量刑阶段的论证义务其实非常之轻。他只须说服陪审团,使其确证控方要求的死刑判决过重,陪审团就必须选择辩方提出的量刑建议。所以,苏格拉底只须在这些不同意定罪的220个人之外再拉到30个人认为死刑判决过重就大功告成了。想想看,对苏格拉底而言,这是不是极其容易就能达成的目标?但最后苏格拉底还是被愤怒的陪审团判处了死刑,可以说,这完全是他自己一心求死的结果。
22、但是苏格拉底对基于文字的传播方式嗤之以鼻,直到死也没有亲自写下什么文字供后人学习和瞻仰。
23、实际上,这种方式特别有利于被告人。比如,英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实行了陪审制。当年因为社会治安状况恶劣,所以重刑主义倾向十分严重,即便是盗窃几便士的轻微盗窃犯罪人,也要被判处死刑。
24、但不幸的是,他的哲学思想太过深奥,而且是把人带出希腊诸神的宗教殿堂,教导人民哪怕敬拜空中的云也不一定要对宙斯敬拜。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在内心深处都存有幸福的“善”,又何必要去乞求他人呢?
25、〔7〕柏拉图:《斐德罗篇》,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卷上第62页。
26、现代舞表演者:CPG-Concept(英国)
27、孔子是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八)-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苏格拉底是前470年-前399年,所以孔子跟苏格拉底大体上可以算同时代人,但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0多岁。
28、政客使用統計學,就和醉酒的人使用燈柱一樣,是為了支撐,而不是為了照亮。
29、不仅如此,苏格拉底还不断刺激陪审团。他居然建议陪审团宣布他是公民英雄,在他刑满释放之后,在他的余生之中,每天都要在市政厅为他供食。于是陪审团终于被彻底激怒了,即便那些本来同情他的人也临阵倒戈。
30、再次,苏格拉底认为,既然美德的共同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贯通在道德本性之中,美德就有可教性。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各种知识和美德(二者是一个意思)。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和知识能力是人人皆有的天赋本性,有些人缺乏美德是由于感觉的迷路和欲望的膨胀以至扭曲了人的理智本性,所以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他们的理智本性,培植美德。
31、这部舞台剧由张艺谋导演,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出品。张艺谋将《对话·寓言2047》定义为一场“全新观念演出”,聚集了来自7个国家的20支团队及个人,将蒙古长调、陕西碗碗腔、泉州木偶剧等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和当今最高科技的舞台艺术共处在一个舞台上,用一种直接、怪异的冲突感直接探讨了他眼中的人类和科技之间的关系。
32、2015年10月,全球的肉食人口迎來了一項不受歡迎的發現:加工肉品會致癌。《每日快報》尖叫道:〈培根和熱狗會致癌——而且幾乎與吸菸一樣糟!〉《衛報》也不甘示弱,宣稱:〈加工肉品展現的致癌風險,和吸菸及石棉一樣高!〉
33、法学界“思想的狐狸”陈虎(陈少文)教授分享注意力短缺时代的阅读和思维心法,对经典法律命题、社会热点问题及刑事司法核心问题进行多元思考。
34、媒體好像分不出「一場車禍意外」與「一場文明危機」之間有何差別,所以行車記錄器新聞,往往凌駕於專業鏡頭下的深度報導……
35、他的”善“不是通过把它当成教条来呈现的,而是和释迦牟尼、孔子一样,在和学生一问一答的平和慈爱中得以让他们得到启迪。苏格拉底从未提出过权威的命题,他是让找他提问者通过辩证的方法,意识到过往的知识是一无所用的,从而激发起对内心真正知识的探求。这种真正的面目,不增也不减,其实一直在那里。
36、在终章《织机·精灵》中,在始终如一的织布声中,现代舞表演者RoseAlice和动态LED灯之间展开了一场绝美的互动。他们的关系时而显得和谐妙曼,LED灯球随着表演者的舞蹈动作做出各种复杂的变换——直到它逐渐变得失控,变得更具侵略性,人类和科技之间开始上演紧张的斗争(其实说科技对人类一边倒的欺负可能更为准确),直到LED灯化作几百个小球砸落在舞者身上,人类习以为常的现代社会随之彻底崩盘。
37、所以孔子在政治上不得志,但这种氛围不同于大一统,给思想家们充分的学术自由。
38、苏格拉底把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美德同智慧联系在一起。他说:“正义和一切其他美德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决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14〕在这里,苏格拉底明确地指出,一切美德都是真、美和善的,真美善都对人有益有用,因此无人有意为恶,而无知就是恶〔15〕。
39、其次,苏格拉底认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任主观的武断,或者为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意见所左右,或者为传统习惯所左右。由此,人就不会有对善的追求而跌入恶的深渊。苏格拉底甚至认为,有意说谎(或犯错误、失败)优于无意。因为有意说谎至少表明说谎者有相应的“真知”,而无意说谎则属于根本无知。前者是能为而不为,后者是不能为而不为。不能为而不为是无知、无力,其结果必定是恶;而能为而不为,表明人的行为不是只根据已之责任而是根据更大的原则,故并不一定是恶。正因为此,苏格拉底才一再强调,美德之有整体性,乃在于它们有共同的理性本性,即建立于知之上。
40、如果他赢得这个官司,就是他所蔑视的雅典民主的胜利,因为这个体制并没有迫害这个城邦的英雄人物。所以他要不断挑衅陪审团,以死证明雅典民主是错误的,而无罪释放只会证明他反对的东西的正确性。
41、对国际关系而言,生育水平高的国家对生育水平低的国家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口压力。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的暴力冲突的程度在历史上受到了人口增减等因素的巨大影响,“一个文化中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另一文化中人口的缓慢增长或停滞同时出现,会对双方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调整产生压力”。19世纪欧洲人口激增,导致了历史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欧洲人口涌入穆斯林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而20世界后期伊斯兰国家的人口爆炸式增长,又导致穆斯林人口大量涌入西方。由于基督教社会极力向伊斯兰教社会推广其价值观和体制,并干预穆斯林社会的内部冲突,使得穆斯林与基督教社会的相互容忍度急剧下降。
42、苏格拉底,生卒: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43、书本显然没有毁灭人类的记忆能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放心的嘲笑苏格拉底,正如我们嘲笑当年的比尔盖茨说64kb的内存对任何人都足够了。
44、苏格拉底死于雅典民主制度,更准确地说,是死于陪审制。
45、长调表演者:其布日/ 呼麦表演者:朝克吉勒图
46、说到底,他的用意并非是得出一个从表面上看是理性或相对完美的答案,而是诱使参与者不得不承认其实不存在解决之道,这种内生的困惑是推开真理大门的钥匙。一但你意识到自己什么也不懂,才算有点资格开始探求哲学之道了。
47、所以,如果定罪与量刑程序分离,某种程度上是有利于被告人的,因为陪审团完全可以为了避免对被告人处以重刑,而不给他定罪。所以,雅典实行的分离制度其实是对苏格拉底非常有利的。
48、但他死时没有任何愤怒和责备,并告诉学生们,死亡不悲惨更不可怕。没人知道它是什么,它甚至可能是崇高的善。
49、譬如說,想像一場有兩千名心臟病人的臨床試驗,其中一千人服用安慰劑,另外一千人服用新藥。如果在一年內,安慰劑組有五次心臟病發作,但新藥組只有四次,那麼絕對風險只降低了千分之也就是0.1%。這個數據實在不太能打動人——醫師必須將此新藥開給一千名病人,才能預防一次心臟病發作!考量讓新藥上市所需耗費的成本,看起來更漂亮的相對風險數據(5-4)÷也就是20%,當然就更可能受到擁抱了。
50、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希腊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这一生没有写过有关的书籍和论典,但是因为其学生柏拉图的记载,还有色诺芬的著作,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这个哲学家的人物特性。
51、我们对苏格拉底学说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那叛逆的学徒——柏拉图。他忽略了自己的导师对文字的激烈反对,将苏格拉底的思想以对话体集结成了《斐德罗篇》。
52、苏格拉底并没有这个想法。恰恰相反,他正是要用死来揭露雅典法制的野蛮和无知。他根本不是为了遵守雅典的恶法,而恰恰是为了挑战这个恶法,让雅典难堪。以言论自由闻名的雅典居然对一个只有言论而没有任何行为的哲学家起诉和处死,你能说雅典是有言论自由的地方吗?当然不能,这会是雅典将来永远的污点。
53、孔子的礼乐思想、教育思想、仁政思想、中庸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从此之后的数千年中国历史,并扩散辐射到了整个东亚的儒家文化圈中。
54、那么,苏格拉底又为什么要一心求死呢?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雅典实行民主制,用抽签的方式选择领导人。而苏格拉底痛恨让那些没有知识的人登上领导的席位的雅典的民主体制,他坚决主张必须要让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做相关的事情。这个道理,就像必须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才能做法官,必须考取驾照才能开车一样天经地义。
55、当年的雅典陪审制实行的是定罪量刑程序分离的审判制度。也就是说,要想给苏格拉底判处死刑,雅典人必须要先进行定罪投票,只有在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量刑投票,两次投票都要过半数才可以判处一个人死刑。
56、苏格拉底本有机会逃走,但他拒绝了;他也可以选择被流放,可他仍然不为所动。他在错误的时刻说了正确的话,从而是真理的捍卫者,他的死成为谎言的见证,而谎言在当时却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
57、公元前600年,波斯的琐罗亚德斯,印度的乔达摩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以色列的先知们,罗马的努马王,以及希腊的爱奥尼亚人,多利亚人和埃利亚人的首批哲学家,全都作为民族宗教的改革者而几乎同时出现,这不可能是偶然的事情。
58、詹磊和韩岩松所扮演的武生和武丑即将在一片漆黑中展开一场较量,为此他们不得不动用自己的全部感官能力去感知和学习彼此。在这样的黑暗当中,即便是对立的个体,也是相知且交融的个体。
59、既然知识是美德的基础,是通向至善的人生境界的钥匙,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而非意见)呢?换言之,通向至善之人生境界的入口在哪儿呢?对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他那句著名的口号:“认识你自己。”人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本性,了解自己是无知的,而神才是全知的,人才可能由无知到知,进而至真知,找到通向至善之路的入口。
60、〔33〕柏拉图:《斐德罗篇》,见袁澍娟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1卷第471页,人民出版社1990年。
61、(7)辜朝明著,喻海祥译.大衰退(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1
62、我们每次提起苏格拉底之死,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苏格拉底当时是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和“腐蚀青年思想”三个罪名判处死刑的,而且苏格拉底曾经有过逃亡的机会,但是他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接受判决、自尽而死。
63、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一个对西方文化有着卓越贡献的哲学家,也是世界公认十大哲学家之其中最著名的著作就是《理想国》,直至今天,许多人还是受到了它思想的影响,比如说柏拉图式的恋爱,就是只谈恋爱,不论其他。
64、〔22〕〔23〕〔24〕〔25〕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4卷第6章,第2卷第6章,第2卷第4章,第3卷第11章。
65、人口哲学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比如婚姻家庭问题、长寿问题、安乐死问题、人口贫困问题、人口迁移问题、人口融合问题等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死后既然难知,人们唯有先思考“为何而生”和“如何生”的问题。生,需要正义。死,也需要正义。现代社会的公共治理和善治,需要建立在人口学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由于现代社会治理的绩效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结果,因此每个社会成员的人口整体意识、大局意识,将决定一个社会的决策是否科学有效、尽善尽美。
66、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时期,爱菲斯学派的创始人,赫拉克利特本身是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受到了许多良好的教育,所以他的起点要比一般人的高,他主张任何事物都是流动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67、在这部对话的最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讨论文字记录这件事在什么情况下是可以接受以及不可接受的,就讲了一个故事来阐明自己对文字记录这件事的深深顾虑。
68、人的記憶,並不像錄影裝置,你只要錄下事件,以後就可以回顧。記憶其實更接近維基百科,你可以上去改動它——但是別人也可以。
69、在这个时代里,几个重要人物的重要思想,是该时期最重要、最宝贵的财产。他们分别是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希腊的苏格拉底、犹太世界的耶稣。
70、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和印度的“迷题问答”有点类似,但更理性一点,可以看成是独具特色的希腊理性版本。“迷题问答”是一种竞赛,它试图明了所谓的绝对真理,但最后遗憾地以沉默而告终。真理是无法言说的,一经变成语言和文字,它就缈无踪影了。
71、500人的陪审团,票数差距是60票,如果苏格拉底真心想说服陪审团,以他的口才,只需要改变30个人的想法就足够了,而这对他其实并非什么难事。但是他选择了放弃,反而一心求死。
72、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苏格拉底当时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现在死了反而好,免得将来为老年疾病所困。所以你看,在一个有利于被告人的表决规则的影响下,苏格拉底放弃了这样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的死,当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雅典陪审制度。
73、〔26〕〔31〕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2卷第6章,第1卷第1章。〔29〕参柏拉图:《美诺篇》。
74、可是,苏格拉底并不否认灵魂的存在,并认为未能深入思考有关意义的问题是对“灵魂”的辜负。对灵魂的揭示是苏格拉底最重要的成就,与“个我”不同,他以为灵魂和肉体是分离的,它在一个人出生前就存在,到了这人肉体消亡后仍将存续下去。
75、人口学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是队列分析,形象比喻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是一浪更比一浪高,还是一浪更比一浪低呢?每年的出生人口队列就相当于一个浪。如果一浪更比一浪高,那就是一个增长型的人口,如果一浪更比一浪低,那就是一个低生育水平的人口。学过人口学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生育水平长期处于更替水平以下,那么这个社会终将进入人口缩减状态。澳大利亚人口学家卡德威尔称之为“人口塌陷”。一个人口塌陷型的社会遇到的挑战并不比一个人口增长型的社会少。
76、苏格拉底的思想,启发了西方的科学探索精神,而孔子的思想,启发了儒家学说的道德伦理精神。
77、〔1〕笔者在《希腊启蒙运动》中专门讨论了苏格拉底在希腊启蒙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78、我們習慣追求速度、勝過追求真實度,習於反應、而非反省。
79、苏格拉底正处在雅典最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相对和平,经济上空前富有,政治上十分繁荣。
80、古希腊三大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81、可是,苏格拉底是怎么想的?当他听到有220个陪审员认为他无罪之后,竟然有些意外,甚至还有点失望。苏格拉底有个学生叫色诺芬,他说苏格拉底的本意是想在法庭上激怒陪审团给他定罪。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仍然有这么多人觉得他是被冤枉的。你说苏格拉底的死能归咎于雅典的陪审制度吗?当然不能。
82、”文字在和人交流时似乎会显得很有智慧,“苏格拉底在《菲德罗篇》中说,“但是如果你问它任何问题,寻求答疑解惑,那么它只会永远不停的跟你重复一样的话。”
83、〔6〕柏拉图:《高尔吉亚篇》,见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444页。
84、而在iPad表演中,演员的脸谱从彩妆变成了iPad呈现的头像,个体的人格社交网络绑架,以至于人们的信息和隐私虽然都被自愿的摊到了网上,但是我们行走在人群中却跌跌撞撞,和身边的人也越来越陌生。
85、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86、你怎么理解苏格拉底的死亡?你对苏格拉底了解多少?在留言区和大家交流下,小北将挑选2位幸运读者,赠出今天的主题图书《法律相对论》。
87、柏拉图的《普罗太戈拉篇》记述了苏格拉底和智者首领普罗太戈拉关于美德和知识的讨论。在讨论中,苏格拉底揭示了两种根本对立的道德观,多数人主张不是人拥有的知识支配人的行为,而是激情、快乐、痛苦、爱或恐惧等等情感支配人的行为;另一种道德论则主张知识是最能支配人的行为的美好的东西,因为它能使人辨别善恶,智慧是人最需要的援助〔27〕。前者被称为情感道德论,后者即苏格拉底的理智道德论。为了说明自己美德即知识的论点。苏格拉底对情感道德论作了有力的批判。他指出,人的生活不能满足于情感道德论所导致的知善而不为、知恶而故犯,浑浑噩噩地得到快乐和避免痛苦。
88、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檢查背後的數據。在英國,每一千人當中,有六十一人終其一生會罹患腸癌。對於很少食用加工肉品的人,比率則是千分之至於大量食用者,則為千分之六十六。也就是說,最熱愛肉食的人,比起不愛吃肉的人,每千人罹患腸癌的人數會多出十人。所謂相對風險增加的定義是:相對於未暴露組而言,暴露組所增加的風險。在這個案例,那就是(66-56)÷也就是10/大約等於18%,正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公報裡引用的數字。另一個檢視這類問題的方式,則是根據絕對風險。就一生當中罹患腸癌的風險而言,加工肉品食用者與非食用者的差距為10/1000,剛好是1%。事實上,一生中罹患腸癌的風險,食用大量加工肉品者只比完全不吃加工肉品者,高出1%。後面這個數據顯然就沒有這麼嚇人了。
89、当然,笔者并不是反对学科的专业化分工,只是希望学科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行时,也能够时时看看别的学科所走的道路,欣赏道路两旁的风景,而不是只顾埋头赶路,无暇回头看景。既要看前方,看两边,还要回头看。这是笔者提出人口哲学这个概念的缘由。哲学源于反思,人口哲学即反思人口,反思人类人口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个题目很大,受篇幅所限,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西方哲学的开山鼻祖是苏格拉底,因此我们就从“苏格拉底之死”开始人口哲学之旅。
90、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在古希腊时期是十分紧密的。可以说哲学最初的世界观和宗教其实是密切相关的,甚至一些哲学家本身就是教团的领袖。(如毕达哥拉斯)但是不可否认,哲学最初讨论的世界本源问题,与现在的实证科学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哲学于宗教、科学的关系,我们将通过重点讨论一下泰勒斯的学说来解释。泰勒斯是米利都学派的第一位哲学家,对于其人我们所知道的唯一重要观点就是水是万物的本源。这句话看起来平平无奇,但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这里信息量很大,亚里士多德在其重要著作《形而上学》中讨论了对于泰勒斯选择作为世界本源的两个可能原因,一是来自于观察,因为水可以凝固,蒸发,所以水可以变成世界万物,这是相对「科学」的解释(当然这并不是现代科学,科学是建立在培根的归纳法以及伽利略的实验方法上的)另一方面是来自于神话的启示,赫西俄德在《神谱》中提到一位混沌之神,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他,他是最早的一位神。另一种可能的猜想是这种灵感来自于早期的波塞冬崇拜,在一些早期的宗教考证中,波塞冬在一些地区的地位是要高于宙斯的。比较两种说法前一种似乎更为可信,我们在之后还会对“水是万物的本源”这一观点进行一些更深入的讨论。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哲学实际从起源上就是同时受宗教性与科学性双重影响的学科(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科学)兼具宗教对于宏观的世界观的讨论以及科学的理性分析,这是这是我们今天讨论到的第一个哲学传统
91、苏格拉底出生于的雅典黄金时期——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是一名助产士。柏拉图是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92、从人口哲学的角度看,苏格拉底死于人口的抽样偏差。苏格拉底自谦为“无知”,所以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到处找人对话,穷根究底,把雅典的每一个所谓“名人”和“智者”问得张口结舌、哑口无言、颜面尽失。许多人因此恼羞成怒,决定报复他、控告他。在公民大会上,苏格拉底进行了申辩,最后公民大会以281票赞同、220票反对,判处了苏格拉底死刑。这些参与投票的人口对于雅典社会是一个有偏的抽样。
93、但是,由于英国的司法制度实行的也是定罪与量刑程序的分离:先由陪审团决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再由法官决定他应该被判处何种刑罚。这样一来,一旦轻微盗窃的行为被认定为盗窃,后面的量刑结果就肯定是死刑,这样的罪刑关系显然太过严厉。
94、呼麦和马头琴表演者:孟和达来 / 呼麦和鼓表演者:巴音满德呼
95、〔8〕〔9〕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4卷第5章2—5节,6—7节,商务印书馆1984年。
96、(3)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
97、敏銳的媒體觀察家可能早已注意到,一場由眾多八卦小報(以及好幾家理應更有水準的大報)引領的聖戰正在進行,企圖把一切複雜的事物都用二分法來簡化,例如:可治癌或可致癌。而且,相對統計數據(例如上述的18%)聽起來,總是比絕對統計數據(上述的1%)更突出。既然相對風險聽起來更聳動,它被媒體報導吸收的可能性,自然也大得多。然而,它很可能會誤導。
98、他相当于西方的孔丘,不仅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新的时代,还因为他们都一样没留下任何作品,他们的思想都是通过弟子记载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