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的名言
1、(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论语里的名言)。
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论语》)
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即使意见不同,君子也能与人和谐相处,不会剑拔弩张,必欲致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小人喜欢结d营私,盲目追求一致,却很难与人相处。
6、(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8、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9、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0、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3、海纳百川,以诚为先纳天下之才;有容乃大,以信为重领潮流之首。
14、“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15、译文: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16、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1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1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9、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20、译文: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没有讲,这是失掉朋友;不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告诉他了,这是说错话。所以有智慧的人在与别人交谈中,能够做到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2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中的名言名句篇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2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5、中新社发杨志礼摄图片来源:CNSPHOTO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27、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28、(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2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季氏)
3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37、“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论语》
3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0、(译文)富贵不能乱我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品节。
4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4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4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论语》
44、语出春秋·孔丘《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时常忧虑不安。
45、译文: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