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1、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认为人可以凭借感觉器官及其延伸(科学仪器)完全认知世界,而尚未被认知的部分只是由于技术的不发达,人完全认识世界是必然。
2、[摘要]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实质内容和世界意义,就在于它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走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中,以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国家独立为首要前提的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中,以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为现实基础的现代化;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以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历史使命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
3、[摘要]现代犬儒主义对启蒙秩序与价值理想的伤害,还有其定义自19世纪以来无甚根本变化的事实,使得马克思对犬儒主义的批判性分析更显重要。马克思对“犬儒主义”一词的使用,既有古典的意味,更具现代的意涵。自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犬儒主义经历了从率真到伪善,从声称看透真相到声称看透一切真相并拒斥一切真与善,从德性自足到理性的工具化,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从蔑视快乐并追求灵魂之善到以物化敉平一切价值,从自然欲望的简单满足到以文饰形式遮掩世俗欲望,从知行合一到知行分裂等转变。这些转变充分展现了现代犬儒主义已被虚无主义吞噬的特征。现代犬儒主义者为了避免虚无而执著于物化,又在物化追求中进一步虚无化。现代犬儒主义是启蒙的怪胎、病变和异化。现代启蒙必须克服这种病变,才能确保走向正轨。
4、[摘要]老子建构了一个由“道”主导的宇宙秩序与由“侯王”主导的理想的人类秩序。宇宙秩序是一个大系统,人类秩序是一个小系统。小系统唯有模仿大系统,才会具有正当性。整个宇宙就在“存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由道、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的“原初的存在共同体”。“道”当仁不让地成为万物之主宰,且“无为”“柔弱”“不争”,根本前提在于支配-服从秩序已经确立。百姓蕴含着一种摧枯拉朽的终极力量,明智的统治者应该以一种谦让与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百姓,由此方能实现和谐稳定的政治秩序。老子建构的以“侯王”为枢纽、以谦让与宽容为内涵的政治秩序,较为适合稳固地处于支配位置且手握强大权力的统治者。老子的政治智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关键词]中国特色哲学体系;中华文明史;文化自觉
6、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该流派哲学一直强调感官认知与理性推理及客观证据,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该流派在关于世界起源仍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7、[关键词]以心求心自身意识逆觉体证反身软圆的自知
8、[摘要]作为运气平等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科恩在批评罗尔斯的“基本益品平等”、德沃金的“资源平等”、阿内逊的“幸福机会平等”和森的“能力平等”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优势获取平等”主张。这一主张对运气平等主义有三个独特贡献:第它突破了罗尔斯、德沃金和阿内逊在平等物问题上的局限,对“更为根本的通货”这一为平等主义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做了有益探讨;第它指出了森的“能力平等”主张存在的缺陷,强调平等主义者还需要关注那些与人的能力运用无关的合意状态;第它指明了德沃金的“资源平等”主张存在的误区,明确了平等主义者的目的是消除非自愿的劣势。(哲学研究)。
9、“文化实践”:在实践哲学的谱系内——早期文化研究思潮的“文化实践”理论
10、立身之用。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选择是可能的,不选择是不可能的”。学好哲学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11、本文首先从西方概念史的角度介绍了古希腊词hermeneutike(德文Hermeneutik,诠释学)与Interpretation(解释)的同义关系,进而又从Interpretation(解释)在西方近代时期所发展出来的两种涵义,即Erklärung(说明)和Auslegung(阐释)中简洁地指出了近代诠释学与当代诠释学的本质差异,从而详尽辨析了Auslegung(阐释)这一狄尔泰、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关于Hermeneutik(诠释学)的最关键概念是当代哲学诠释学的本质和功能意义。
12、《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多元视角的思考与发现
13、 应该是人类如何看待物质世界,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改造世界,如何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又如何进一步的认识世界。
14、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15、通常认为,被认知的东西是什么样子,跟我们怎样认知它无关。但文本这一类东西不是这样,对文本的认知既改变认知者也改变被认知者。近代阐释学发展出来的一些核心观念,例如文本解释的对话性质,须从这种双向牵连来理解。这些新观念拓展了阐释学的范围,加深了阐释学的内涵,但也带来了对相关概念的混淆和误用。在阐释学发展的当今阶段,应让阐释、对话、误读等等概念各归本己。
16、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17、[摘要]历史是一个意义链和问题链定义的精神世界。历史的核心问题是一种文明的生死问题。只要一个文明的意义链和问题链不断保持生长状态,就会一直存在;意义链和问题链中断了,文明也就终结了。因此,历史成为了文明的生存方式和根基。要保证历史的意义链和问题链具有开放的无穷性和未来性,就需要将历史不断重新问题化,使历史言说能够始终维持历史问题处于永无定论的状态,这样才得以建构无穷延伸的意义链和问题链。
18、(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9、到了奴隶社会中期,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具体科学成为一门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的研究对象缩小了许多,并具体化了,在哲学内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
20、[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阿维森纳;时间;运动
21、[关键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新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
22、经验、语言与身体:美学的实用主义变奏及其当代面向
23、日本对“他者”的处理模式与“第一哲学”缺失
24、[关键词]应得;正当期望;差别原则;社会合作
25、[关键词]苏格兰启蒙运动;现代性批判;市民社会;资本与精神对立
26、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
27、《哲学研究》(月刊)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理论刊物。它发表哲学各学科的原创性成果,对重要的哲学问题开展讨论,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探讨;反映国内外哲学动态,发表对哲学研究的方向、状况的评论,以及严肃负责的书评、札记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