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绝色原文赏析
1、(获奖理由)本文以诗意、灵动的笔墨,轻柔勾勒出鱼玄机、薛涛、蔡文姬等三位才女有故事有才情的一生,抒“梦花”,叹“迷花”,掬“飞花”,情真意切。灼灼红颜已逝,却化作某种永恒,留下万千叹惋——半世花开,刹那芳华。
2、本章的讨论显示,一九一七年以来的现代汉诗和中国传统彻底断裂的神话,是站不住脚的。虽然在理论领域里对现代诗与传统之间的关系的认知有不少的困惑,传统依然是现代诗重要的灵感来源和意象、人物、母题的宝库。现代诗人运用传统的新角度新方法,在在证实了诗人与传统之间的深刻关系。传统可以影响(可能多半是无意识而非有意识地)现代诗人接受消化外国资源的方法和角度,像卞之琳那样。或者如杨牧、锺玲等诗人,在挪用传统材料的同时,往往用反讽和批判的眼光来考察传统。
3、莎士比亚说诗人和疯子,都不属红尘十丈的人间。诗人隐居在疯子的隔壁,疯子却闯进诗人的花园。----《余光中精选集》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写给未来的孩子》
4、老屋,就在县纸厂家属院第三道胡同里。那是一个低矮但充满人情味儿的老院。姥姥在年初接到了拆迁的通知,从那一天起,它就正式被社会废弃了。每周一次的花草整理和卫生打扫不再进行,院子里的杂草肆无忌惮地长着,仿佛在展示着最后的抗争和光彩。屋旁有一棵大梧桐树,盘虬卧龙、枝繁叶茂。潮湿褪色的红砖在日复一日的阳光下刻上了时间的痕迹,更显韵致。黑瓦虽有许多裂纹,但却时时散发着陶土的气息,它那古朴的味道和醇厚而温情的气质,氤氲浸染着我的童年,母亲的青年,姥姥的中年、老年。
5、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6、月光明净澄澈,竿竿绿竹翠色分明,从没有枝蔓纠缭,从来都是明净独立,有悠远的风轻轻掠过,月光下的翠竹枝节点点生光,幽雅的香气如丝如缕般扩散开来,汵汵的琴声像玉石相击,那人曼声长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那吟诵之声伴着幽雅的香气与清越的琴声传出很远,直传到人心里去。那么简单地表达,那么清明的心思,是君子独醒独行,独立人间的清醒与自持,那月下琅琅的翠竹从春天的破土而出到夏日的傲然独立,是君子由少年的锋芒毕露到成年的审慎自持,是顺应四时世事的成长与蜕变,所坚守的是一颗不随波逐流的心。
7、错乱时段的并置(既是深夜又是下午)和空间的重叠(更夫与算命先生)强化了不真实的氛围和人生如梦的主题。诗的最后,梦被溶入流水这无所不包的意象之中。时间不断流过,这个古镇的人们继续活在梦里。写于一九三三年,此诗也显影了传统与现代过渡之间的江南小镇。
8、(11)黄智溶,《海棠研究报告》(台北:知音出版社,1986),页87-
9、梦在这里是个负面的意象。如梦的生命,意味着缺乏自省,停滞在迷信传统的生命。诗的最后一节将梦和水及时间联系在一起:
10、五岁时我已识字,却耐不下心去看书,一有机会就跑出家门用掰碎的面包屑喂蚂蚁,方圆一百米的蚂蚁窝都被我打探得清清楚楚。妈妈下班时顺路带我回家,她教我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偎在旁边,她柔软的发落在我的肩头。
11、柏拉图不一定正确,古代不一定是好的,但读他们,读这些伟大的思索,可以让我们从所处的时代抽离出来,就像路易斯所说,我们一些被长久遮蔽的视野,需要重新开启,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现代村落下的自身处境。
12、(55)周纬,《中国兵器史稿》(北京:联合出版社,1957),页10
13、《小王子》的探寻——最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14、(美文)路遥:你只有依靠自己,不能混着活下去
15、彼时再观洗桐之云林,不禁又生所感。这个嗜洁胜命的男子甚至不近发妻,只因鄙弃其脏。过于苛刻的癖好而不予变通修改,使得他于家道中落的物质下人缘散尽,仅有他一人孤守着一片无尘的精中土壤,倘若张岱亦如是,耽溺于癖,甚至试图令世界为自己让路,恐怕也就湮没在破落富家子弟的人山人海里了罢。
16、狄马老师是幽默大师,是犀利哥,他内心越是如火般热爱这片土地,他对问题的解读就越是冷峻和入木三分。
17、奶奶为了新的菜式,更热衷于逛集市。一部电瓶车,风风火火地,想西部牛仔那么威风。爸爸很多次说要载她,她摆摆手:“谁稀罕那小汽车,闷得要死。”然后踏上电瓶车绝尘而去。不一会儿,载着满满的战利品凯旋。每天如此,驮着新鲜的食材,装点着新鲜的生活。奶奶很活跃。
18、我把它叠好放进信封,翻过来用那支钢笔在正中郑重地、工工整整地写下:
19、老家屋子的西边,也是大片的油菜花地。那微风梳落了她枯黄的头发,让她又重新滋长出金色的秀发。风一吹,花朵就似一个个少女穿着黄裙翩翩起舞。而那叶子就像二把扇子,上下晃动。她又似一位温柔清秀的江南女子,以她那婀娜的身姿轻轻诉说着一段美丽的往事。
20、像一只寂寞的鸥鸟,追着海上的帆船,像一只金色的蜜蜂恋着清香的花瓣;也没有亲近的拥吻,只有深深的感受;也没有海誓和山盟,只有默默的厮守;直守到暗夜的尽头,望瘦了容光如许;才黯然地一同殉情,溺在黎明的光里。
21、(美文)路遥:你只有依靠自己,不能混着活下去
22、也许在外婆眼里:把“孤独”拆开来看:有孩子、有瓜果、有走兽、有蚊蝇,足以撑起盛夏傍晚的巷子口,热闹十足。那么孤独的外婆,过得安详得很。
23、(63)陈玉璂,《借竹轩诗序》,收入《中国文学批评资料汇编之清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同上,上册,页358-3
24、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25、影像中,家人和邻里忙里忙外,将一件件老物件搬上卡车,每个人脸上写着不舍和眷恋。腿伤初愈的姥姥拄着拐杖,默默地站在水池旁,深情地注视着她的“古董们”:八仙桌、年轻时的梳妆台、我儿时的旧玩具......都被搬出,嘴里还不停地吩咐着:“轻点儿,慢点儿,别磕着!”看着平日里热热闹闹的老屋渐渐空了,感性的表姐终于没能忍住,转过身去,掩面而泣。而我也抑制不住内心的不舍与眷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凝成滴顺着脸颊滚落,落到手心里,也沁凉了心灵。
26、啊!那时他俩刚刚结婚,一天晚上去平安影院看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散场出来时外面一片白,雪正下着。那时他们正陶醉在新婚的快乐里。瞧那风里飞舞的雪花,也好像在给他们助兴,满地的白雪如同他们的心境那样纯净明快。他们走着,又说又笑,接着高兴地跑起来。但她脚下一滑,跌倒在雪地里。他跑过来伸给她一只手,要拉她起来。她却一打他的手:
27、的确,在一九五0、六0年代的台湾,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现代派”领袖纪弦(1913年生)主张现代诗是“横的移植”,不是“纵的继承”。也就是说,向西方先锋诗派的学习远远超过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吸收。即便如此,对恶性全盘西化的批判,严肃认真地创造既现代又中国的现代诗的努力,始终没有中断过。(10)稍后,年轻一代的诗人更直接地以融合古典和现代,中国和西方作为出创作的理想。黄智溶(1956年生)的《三部曲》第二节可作为此理想的一个总结:现代诗“既不迷恋东方/也不盲从西方/不偏不倚/站立在情感与理智的/中央。”(11)海峡的彼岸,七十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大陆,朦胧诗曾引发过剧烈的争论,战火至少部分是由年轻诗人对传统的质疑和扬弃所点燃的。他们固然扬弃一九四九年以来政治挂帅的诗歌,然而他们对早期新诗,尤其是实验性强的作品,也不熟悉。(12)他们激进地倡导一种不可否认的专注于“发现、拒绝和形成民族精神”(1)的努力。北岛(1949年生)宣布“‘民族性格’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它是对我们复杂的民族精神的挖掘和描绘。”(13)江河(1950年生)拒绝将传统比喻为江河的陈腐意象,更强调“传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共时性。(14)杨炼(1955年生)则认为,传统不是过去种种努力的总和,而是一种继续塑造着现在和未的力量:“传统是一种永恒的现在;忽视这一点就是忽视我们自己……在每一个时代,传统选择某些诗人作为它的标志和象征。事实上,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种荣耀。”(15)和其他年轻诗人一起,杨炼对文化古迹的兴趣,对中国神话和经典(如《易经》)的运用,是当代诗人创造性地吸收传统之努力的最好例证。
28、阳光从玻璃窗外飘落进来,温暖而迟缓。我放下笔,聚精会神地倾听,听在屋檐树梢缠绕了整个四月,依然未落的清越啭鸣。
29、 干完了一天的农活,那太阳披着彩霞也想归去了。走在回家的路上,爷爷摘下了一根根的狗尾巴草,手指上下翻飞一阵,一只生动的小狗就出现在了我面前。
30、(64)Ching-hsienWang,TheBellandtheDrum:ShihChingasFormulaicPoetryinanOralTradition(Berkeleyand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4),页此书乃根据杨牧1966-1970年在柏克莱(伯克利)加州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延陵季子挂剑》写于1969年,很可能和诗人当时从事的学术研究课题有关。此书的中文译本为:《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谢谦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关于《诗经》笺注传统的道德教化取向,参考:PaulineYu,”Allegory,Allegoresis,andtheClassicofPoetry,”HarvardJournalofAsiaticStudies,v.43,no.2(1983):页377-4
31、李杜老师将带你一起挖掘《老人与海》剩下的八分之带你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学与哲学。《老人与海》到底哪里伟大?字里行间的幽默,你都get到了么?海明威的遣词造句,到底高明在何处?这些,都是李杜老师即将要告诉你的。